新华网贵阳8月28日电(卢志佳)8月27日,第六届位置服务科技论坛暨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在贵州省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新华网副总裁张芮宁出席论坛时提出,要以“智库赋能、链式布局、可持续运营”一体化探索,构建低空经济新生态。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无人机应用、短途运输、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各地低空经济项目呈现火热发展态势。然而在操作层面,当前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政策法规体系不成熟、安全难以保障、产业协同不足等挑战,尤其是“建设与运营”脱节的问题,导致很多项目难以实现持续收益。
张芮宁介绍,为解决低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现实困境,新华网倡导“跳出低空看低空”的理念,就是要以数字经济系统性、整体性思维为引领,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以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为核心,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打造低空经济新生态。
新华网副总裁张芮宁在大会上发言。(主办方供图)
低空经济建设涉及大量的专业领域知识,空域规划、航线设计、预警避让机制建立等直接决定了低空经济的安全底线与运营效率。正因此,张芮宁建议,各地推进低空经济建设的同时,应该从专业的项目咨询规划入手,因地制宜找准方向,避免盲目上马带来的资源浪费。
智库赋能方面,依托新华网媒体属性带来的跨领域超链接能力,以及监督、预警、发现的独特优势,通过政策研究、地方特色分析、技术评估、趋势研判,为地方政府提供因地制宜的规划咨询、政策解读、产业链分析、企业评估等全流程智库服务。而智库价值的核心,就在于通过跨界数据与另类数据的交叉分析,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撑。
图为贵州黄平且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一个停机库(2024年7月16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施钱贵 摄
链式布局方面,充分发挥低空经济跨领域、跨产业的融合特性,通过强化数据基础与数字运营平台,推动低空经济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耦合,实现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运营的一体化发展。
可持续运营方面,用数字经济思维推动“低空+”多场景融合,通过AI赋能、数据资产化、风险预警等机制,不仅让低空经济项目建得成,更能运营得好、持续产生价值。
携带医疗检测样本的无人机在指定点位顺利降落(2025年7月31日摄)。新华网 卢志佳 摄
张芮宁介绍,在技术层面,新华网已构建完成低空空地融合智能网联与大数据智能计算等多项核心技术储备,成立了“低空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高价值数据创新中心”,联合开展研发与孵化,推动数据标准化与产业化应用。
张芮宁呼吁,低空经济不是简单的“空中基建+信息化”,而是跨领域、跨产业的复杂生态系统,各方应共同构建安全、可信、高效、可持续的低空经济新生态,携手推动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