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毕节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毕节频道 |
贵州文化网讯 2023年3月20日,笔者到纳雍县勺窝镇法地小学听了该校教师徐娟五年级的一堂习作课《写读后感》第1课时的课堂教学,教师准备充分,实效性强,是一场“战”前的精心准备,笔者通过整理提炼,以供同仁参考。
徐娟老师这堂课共实施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猜谜激趣,引入“感”意。
徐娟老师与学生充分交流读过的书籍名称和深刻印象后,出示谜语:黄昏方与志士别,引出“感”字,接着,引用《说文解字》对“感”的解释:“感,动人心也” 。这一环节,教师紧扣“读后感”,对学生能说出最近读过的书籍名称及深刻印象给予点赞,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学习信心;猜谜激趣,对“感”字的意义进行剖析拓展,自然引出课题,凸显趣味导入新课的教学方法。
二、知读后感,抓感悟点。
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出示了一组问题:什么是读后感?是不是每篇文章都都能写读后感?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写读后感的前提是什么?读后感的“感”指什么,感想从何而来?写读后感的要求是什么?如何抓文章中的感悟点?
教学活动中,教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互动,教师讲得精练,学生学得充分,气氛热烈,兴趣浓厚,多姿多彩,活力满堂。通过提问、引导、回答、讨论等方式把一个个问题解决在现场。
教师通过讲述《安徒生童话》《祖父的园子》《铁杵成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感悟点,使学生知道,提炼感悟点的角度,一般可以从人物形象、重要事情、讲述的道理等方面进行思考。
徐娟老师还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突破教学难点。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通过充分的阅读、讨论、提炼写出文章感悟点。
三、学会拟题,指导写法。
这一教学环节,徐娟老师从准确找到感悟点,合理确定习作标题,巧妙构想习作思路,精心谋篇布局四个方面让学生学会拟题和掌握习作方法。
通过讲述、互动和引导,学生掌握了读后感“引”、“议”、“联”、“结”四步法的习作方法,知道“引”是简述文章内容,“议”是评议所引内容,“联”是联系生活实际,“结”是总结自己怎样做。
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徐娟老师着力实施“以生为本”、合作学习、多元评价的教学理念,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学生收获颇多,快乐感、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贯穿课堂始终。
《写读后感》第2课时,徐娟老师将实施选材习作、朗读交流、指导修改等环节的教学活动,从而圆满完成《写读后感》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写读后感。
据徐娟老师说,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故事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学习;坚信每个孩子都很优秀,常常表扬、鼓励,着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自觉学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增加课外阅读量,完成阅读目标,通过积累、背诵好词佳句,为习作奠定坚实基础;我深深地爱着这三尺讲台,都在发挥自己的最大热量,强化语文课程的育人导向,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尽力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卢起轩)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