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以国家级非遗“四十八寨歌节”为载体,创新打造“金凤新声”理论宣讲品牌,通过“文艺讲堂+侗戏山歌+新媒体传播”的立体模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理论的深度融合,将“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政策改编成农村新剧目,使侗戏从演绎历史故事转向传播时代强音。
今年,天柱县组建“金凤新声”宣讲队伍60多支,在传统歌场、风雨长廊等场景中,采用“侃堂对歌+直播互动”方式,开展100余场活动,线上传播覆盖20万人次。这种“非遗打底、文艺浇灌、理论结果”的模式,既让300年传统侗戏焕发新生,更使党的创新理论如“金凤鸣唱”般飞入苗乡侗寨。(文 吴厚征)
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开幕式 摄影 金可文
歌手在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候场练歌 摄影 金可文
歌手在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参堂对歌 摄影 金可文
歌手在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对歌 摄影 金可文
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文艺讲堂”侗戏表演 摄影 金可文
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侗戏排练 摄影 金可文
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歌手在对歌 摄影 金可文
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对歌表演 摄影 金可文
天柱县坌处镇平茫歌场群众在观看表演 摄影 金可文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