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相间的纹样里,藏着侗乡的文化密码,也织就了乡村振兴的锦绣图景。在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这项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之一的蜡染技艺,正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激活乡村活力的“金钥匙”。
近年来,肇兴侗寨以蜡染产业为突破口,探索“政府搭台+能人领衔+电商赋能”三维模式,走出“产业筑基、就业带动、创业反哺”的特色路径。2014年,当地依托非遗传承力量,成立“侗品源”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理论+实操”课程和“传帮带”机制,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将30余种染制技巧倾囊相授,让更多妇女掌握一技之长。
为破解生产分散难题,合作社创新“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品控”的柔性模式,把居家染娘组织成紧密协作的生产集群。同时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接轨,将侗族特色图案经数字建模转化为国潮丝巾、服饰等文创产品,溢价率较传统渠道提升17.04%。“居家接单+集中质检+物流统发”的就业体系,更让留守妇女实现“带娃增收两不误”。
线上,电商平台、抖音直播打开“云端销路”,绣娘可直接对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订单;线下,合作社协助群众在景区经营特色商店,提供工商注册、小额贷款等12项创业服务。2024年,合作社已覆盖全县100多个村寨,孵化小微作坊276家,带动1200余人灵活就业,让千年蜡染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新生机。
(潘显贵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