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居民小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日益凸显。今年来,黎平县龙形街道人大工委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治理”模式为抓手,聚焦民生痛点,通过精准问需、多方联动、法治保障,为停车难题开出“良方”,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精准问需摸实情,找准治理“关键点”。龙形街道依托“线上+线下”双渠道广泛收集民意。线上,借助“楼长群”“社区居民联络群”等平台实时征集社情民意;线下,通过开展代表接待日、主题走访活动,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累计摸排停车无序、人行道被占、管理不规范等问题23件,收集增设车位、规范收费等意见建议47条。人大代表还深入4个重点小区入户走访,精准绘制停车需求分布图,锁定消防通道堵塞、私设地锁等6类突出问题,为靶向治理奠定坚实基础。
整合资源聚合力,打出治理“组合拳”。社区党委牵头搭建“社区+企业+智囊团”协作平台,联动天壹公司、党员志愿者、人大代表召开联席会议2次,围绕车位规划、收费标准、管理机制等核心问题展开集中磋商,制定“疏堵结合、内优外扩”治理方案。通过该方案,新增划线车位60个,设置新能源充电专用车位11个,并引入智能识别系统实现“一车一码”管理,有效改善停车环境。
法治自治共推进,巩固治理“新成果”。街道通过“人大代表活动日”组织易搬社区开展专题会商,推广龙形社区“需求收集—协商议事—法治保障—成效评估”四步工作法,提出优化内部停车机制、调整停车规则等对策建议,以法治方式推动小区自治共治,将民主协商成果切实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龙形街道以“小车位”为切入点,解决“大民生”问题,其创新治理模式不仅缓解了停车矛盾,更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姚进忠 杨茜晴)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蒙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