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小朋友,河边危险,快上来!”夏日午后,黎平县德凤街道汪家庄村的巡河队员在村旁河道边及时劝离了几名戏水的孩子。随着暑期来临,这个村庄正用一套“组合拳”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让每一片水域都有了“守护者”。
筑牢防线,先建队伍。村里迅速组建起一支由党员、村组干部和驻村人员组成的志愿巡河队,以“网格包片、责任到岗”的方式,把辖区内所有水域纳入巡查范围。队员们分片负责、轮班值守,重点盯防午后等危险时段,至今已累计排查隐患、劝导青少年60余人次,用脚步织就了一张“人防网”。
隐患排查,直指源头。村里对山塘、沟渠、河道等危险水域展开“拉网式”排查,将每一处深水区域、隐蔽险点登记造册。针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不仅及时增设了2处醒目警示标牌,还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水深危险”的提醒时刻清晰,从源头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
常态巡查,不留死角。巡河队严格执行“每日一巡、每日一报”制度,队员们带着红袖章穿梭在水边,一旦发现未成年人靠近危险水域,立刻上前劝阻教育。“看到孩子们听话离开,再热再累也值。”一位巡河队员说,这种“盯着防、陪着护”的模式,让安全意识慢慢走进了村民心里。
从建队伍到查隐患,从常态巡查到宣传引导,汪家庄村正用扎实举措织密“安全网”。接下来,村里还将持续加力,让防溺水的弦越绷越紧,用细致守护换得全村的平安一夏。
(杨建康 姚进忠)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