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贵州大学获得7个金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在“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研究生组总决赛中,实现国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国赛总获奖数量、公开赛获奖级别3项突破;
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为杯)全国总决赛中,夺得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取得贵州省高校在该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以来,贵州大学一支支优秀青年团队在全国性创新创业赛事中屡屡获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展现了贵大学子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更是贵州大学把创新创业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打造贯通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的结果。
青年,是创新创业中最具热情和动力的生力军。作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贵州大学充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统筹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在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基础上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设立课程教学中心、科创竞赛中心、成果转化中心,整合资源、归口管理,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职能部门间沟通不畅的问题。
依托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实践育人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专利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孵化落地。
组建上千人规模的青年双创导师团和大学生分科协,聘请120余名富有行业经验的产业导师,构建“双创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形成长效性、常态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税费服务站”,选聘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形成政产学研用紧密融合的科技创新合作生态。设立600余万元创业种子资金,为优质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扶持。
贵州大学着力打造贯通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有效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一批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动物科学学院博士生那彬彬带领团队一举拿下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这也是她获得的第四个金奖。从团队成员到团队负责人,再到将专利技术转化、成立贵州吉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现科研成果技术落地,那彬彬一直在摸索、成长、绽放。
“优秀师长的启发引领、知识碰撞的火花,点燃了我创业兴农的梦想,激励我一步步勇登高峰。”那彬彬说。
创新激扬青春智慧,实践点燃梦想激情。贵州大学坚持以赛促创、强化创新,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作为衔接第一、第二课堂,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双创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是贵州大学的“创新创业年”,在各项大赛的各赛道关键节点,学校组织召开推进会、调度会、冲刺会等,并对各学院双创负责人、指导老师开展专项培训,实现教学相长、以赛促教、教师带头参与、学生积极参赛的良好局面,实现40%研究生、60%本科生参加双创赛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继续弘扬科学精神,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为促进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宋润江说。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贵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深入探索问题导向型、竞赛引领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实现专创融合、文理交汇。据统计,近三年来贵州大学本科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32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论文(SCI)4206篇。
为了让优质的科创项目加速落地转化,贵州大学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生科技园等平台的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的孵化作用,贵州星硕铭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涂汉与张水就是受益者之一。
2017年两人从贵州大学毕业后,带着7000元创业资金入驻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如今公司已拥有上百名员工,发展成为贵州颇具影响力的科技企业。“科技园优良的创业环境和贴心创业服务,为青年学生打造了梦想孵化的温室,让创业没有后顾之忧。”涂汉说。
作为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学校科技资源集成、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开展成果转化和对外协作发展平台,一大批具有贵州大学元素的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发展壮大。2023年,园区企业产值达到3.02亿元,累计孵化390家企业,直接带动就业5200余人。
未来,贵州大学将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校园氛围,坚持以赛促创、引育并举,融合教育教学、科技创新转化与人才集聚等多个环节,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韩晓梅 记者 王雨)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