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青音乡语”润民心 多维赋能青年行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9-04 14:15:44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吴雪双、陈瑶、邓敏怡、陈奚睿 点击: 评论:0

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2025年暑假期间,遵义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青音乡语”实践团师生奔赴遵义市汇川区沙湾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宣讲 + 实践 + 调研”三位一体的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一)精准宣讲入民心,构建“精准滴灌”新格局

针对农村多元化的群体结构,“青音乡语”实践团摒弃了传统的“大水漫灌”式宣讲方式,创新构建了“精准滴灌”式宣讲新格局。面对沙湾村村干部和党员,队员们持续延伸支部党建、团建活动,开展村干部-学生志愿者互动宣讲和“榜样在身边”故事汇启迪发展思路;面对种养殖户和普通村民,队员们走村入户,用“接地气”的方言结合惠农政策、绿色发展等内容普及宣讲,将课堂搬到实践一线;面对留守儿童,队员们则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故事讲述党史,结合地图绘声绘色地宣讲中国地理知识和文化常识,让红色基因在孩童心中生根发芽。

 

(二)志愿服务接地气,营造“理论 + 实践”新氛围

实践团队员结合村民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普法宣传、智能手机使用培训、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等。同时,队员们参与到健康科普和急救知识培训志愿服务中,参与到留守儿童课业辅导和科学知识科普中,参与到敬老院孤寡老人关爱和村容村貌整治义务劳动中,以实际行动助推理论宣讲成效。

 

 

(三)研观察齐发,赋能“双向成长”宣讲新内涵

实践队员围绕“青研青听”调查研究问卷内容,随机分为多个调研小组入户走访调研,了解村民对于政策知晓度和关心的问题,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了参考,便于确认宣讲内容和提升宣讲效果,实践期间共完成问卷调研400余份。

 

 

遵义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青音乡语”实践团不仅为沙湾村带来了党的创新理论和志愿服务,也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学子如何更好地面向乡村开展理论宣讲及社会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实现了服务群众、锻炼自我的“双丰收”。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化实践内容与服务学生项目的结合,继续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唱响深入乡村的“好声音”,讲述精准赋能的“好故事”。(撰稿:吴雪双 陈瑶;图片:邓敏怡、陈奚睿)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教育资讯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