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以企业法治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精准普法、化解纠纷四维发力,构建“零距离”“一站式”法律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在资源整合上,该县健全三级法律服务网络,强化“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工作站+村(社区)工作室”的企业服务功能,设立绿色通道提供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在县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法治服务专区”,组建“全县企业法律服务团”,由5家律师事务所每日派驻专职律师坐班,县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常年进驻,贵州东南亚飞证据科学司法鉴定所指派专人值守,为企业提供组团式、订单式服务。今年以来,法律服务人员已通过各级平台为3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服务模式创新方面,黎平县大力推广“互联网+法律服务”,依托政务服务网、“12348”法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在线咨询、预约办理等“掌上办”“随时办”服务。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由相关部门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资源,深入企业“面对面”解答咨询、“点对点”排查风险,今年已为12家企业出具法治“处方签”。此外,建立“律所+商会”“律所+企业”结对机制,全县8名律师担任11家企业常年法律顾问,累计提供法律咨询64件次,化解法律风险7个。
普法宣传环节,黎平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编制印发《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指南》《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解读》等资料,覆盖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联合县工商联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企业开展“法律讲堂”“以案释法”讲座,并借助“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法治宣传一条街”等节点与活动,开展多维度普法。今年已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6场次,覆盖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120余人。
在纠纷化解上,黎平县构建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涉企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指导专业调解组织重点化解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问题,今年已成功调解涉企纠纷6件。同时,畅通法律援助渠道,对企业困难职工、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案件优先受理,今年共办理相关援助案件27件,惠及90人,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此外,鼓励律师担任企业破产管理人,参与破产重组、债务化解等事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肖明明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