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2月18日获评首批贵州省集体林业大县以来,黎平县锚定资源培育、保护、产业发展三大核心,通过政策落地、技术赋能、模式创新,持续提升集体林业质效,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为群众拓宽增收路径。
黎平县以种业振兴为抓手,强化种苗技术指导与执法监管,通过36次种苗知识宣传、15次乡镇(街道)检查,保障造林用苗质量,累计采收优质种子(穗条)2.8万斤,培育各类苗木2000万余株。同时,印发年度营林生产方案,依托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同步开展义务植树,组建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引导群众参与国土绿化。截至目前,已完成树种结构调整2.0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实现造林绿化10万余亩,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聚焦森林资源保护环节,通过海报、宣传单等载体普及林业法规与有害生物防治知识,严格落实产地与调运检疫,已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71份、调运《植物检疫证书》1391份。以林长制为统领,实行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设立644个巡逻守护卡(点),出动巡护人员8万余人次,查处野外违规用火104起;同时严打涉林违法行为,立案调查行政案件47起,切实维护生态平衡。
围绕林业产业发展,借助“村推户管”经验,推动油茶产业升级,新建油茶基地1.6万亩、低改0.8万亩,成功获批2025年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资金2.03亿元;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92.32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94亿元,带动3.97万户群众稳定增收;深化木材精深加工,培育规上企业,生产木材系列产品11.88万立方米,产值达1.5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杨再新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