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垃圾“蒸”出电 废料“绣”青山 ——黔南高新区的“无废”三部曲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5-26 09:58:21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张弘弢 彭林元 点击: 评论:0

黔南高新区。 贾庆祥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彭林元

一块十几平方米的玻璃墙外,操作员周长娟正操作摇杆,墙内,抓斗正将垃圾抓取到坑中合适的位置堆积排水发酵,发酵完成的垃圾适时投入焚烧炉中“补料”。

这是5月15日记者在福泉市的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福泉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的场景。

“这里每天要消纳近700吨的生活垃圾,如果臭气熏天,谁愿意每天在这里工作8小时?”在无臭无味的环境下处理垃圾,周长娟甚至不用戴口罩,和记者侃侃而谈。

公司厂房采取封闭式设计,所有运到厂里的垃圾也全部是密封式直运,防止抛洒滴漏和臭味溢出;垃圾进入后马上倒入密闭的垃圾贮存仓,采取严格的密封措施,垃圾贮存仓始终保持负压状态,仓内的臭气成为助燃空气,进入焚烧炉燃烧,确保了臭气不会外溢。

“垃圾作为燃料,能替代燃煤进行发电,从而起到节能降碳的作用。”

企业综合管理处负责人陈洪浪告诉记者,每吨垃圾燃烧后的热值可发电400度以上,每年可节约3.1万吨标煤,减少8.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每天垃圾焚烧产生的23万度绿色电力进入千家万户,满足1万余户三口之家一天的用电需求。

包括福泉在内,运入这里的生活垃圾还来自瓮安、龙里等周边县市,今年1至4月,福泉海创已收集处理生活垃圾9.89万吨,发电量3115.8万千瓦时,产值1489.2万元。

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发电实现“再利用”,在黔南高新区这个从磷矿开采起家的老工业基地里,上百万吨的磷石膏如何实现“再就业”?记者在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鸡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寻到了答案。

走进项目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冰冷的石块,而是十余头黄牛在山头的草地上悠闲吃草。

公鸡山,原本是一座历史遗留露天开采的磷矿坑,由于开采完毕后未对山体进行修复治理,矿山表面裸露,寸草不生。

“用磷石膏作为胶凝材料回填矿山,补好公鸡山的‘伤疤’,实现地貌生态重塑。”贵州川恒充填管理部总监黄同伟一语中的。2019年起,贵州川恒利用半水磷石膏自胶凝特性,制备出了抗压强度高、泌水率低、流动性好的新型矿山填充材料,并于2019年起逐渐消纳约110万立方米磷石膏应用到公鸡山矿山修复一期项目上。

“从漫天白灰到遍地青绿,回填面上植青绿,引来满坡黄牛,这是我们一期项目修复后的成果,二期项目约消纳170万立方米磷石膏,将于三年内完工,6月份我们在修复矿区栽种的格桑花苗也要开花了,欢迎你们来赏花。”

黄同伟介绍,作为同时生产磷化工产品和消纳磷石膏的企业,贵州川恒自2019年起便实现产销平衡,至今已消纳约1100万立方米​磷石膏,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产生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

固废回填让废弃矿山重焕绿意,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又如何处置?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废物有46大类,我们能处理其中的45大类。”在贵州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公司副总经理吴兵发描绘了企业处置危废的产业轮廓。

该公司有四种处置方式:焚烧、物化、资源化利用、填埋。危废来料入场后不能直接处置,要先通过取样分析,根据检测数据制定不同的危废处置方案。

焚烧、物化、资源化利用后会产生飞灰、炉渣、污泥等二次废物,仍需要通过填埋进行兜底处置。

为此,在贵州省环境保护基金的支持下,企业建成了库容200万立方米的柔性填埋场,10.7万立方米刚性填埋场三期项目也在加紧建设。目前,星河环境每年为超300家企业处理危险废物约13万吨。

今年3月,黔南高新区入选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

“入选‘国家队’既是激励更是动力,我们力争今年实现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80%、磷石膏无害化处置率100%的硬指标。”黔南高新区产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富椿说。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