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致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确认已完成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更新工作,贵州省双河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双河洞已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必要条件,按照《实施操作指南》,该项目在列入预备清单一年后即可进入正式申报程序。
贵州双河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缓冲区涉及正安县,长度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发育了巨大、典型、罕见的白云岩喀斯特洞穴系统,目前已发现115个洞口相连通,总长度达437.1公里,纵深达912米,是世界上发育于白云岩地层中规模最大的、错综复杂的立体多层洞穴系统,有“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馆”“地心之门”的殊荣。贵州双河洞能填补IUCN专题研究报告《地学类世界遗产:适用标准(第八条)(地质地貌标准)的全球框架》(2021)提出的世界遗产名录中白云岩洞穴系统类型空白。具有满足世界遗产第七条评价标准“具有极好的自然现象或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第八条评价标准“反映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杰出范例,包括生命的记录,重要的、正在进行的地貌演化和地质作用,重要的地貌形态或自然地理特征”的潜力。(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青)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