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7月4日电(周远钢)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智慧医疗场景落地,从三甲医院提质扩容到基层卫生服务网织密……近年来,贵阳市紧扣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通过建设重点项目、智慧医疗赋能、优化服务体系等举措,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有”向“优”迈进,全市医卫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依托落地在贵阳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落地在贵安新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阳市引进顶级医疗资源,全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让“大病难病不出省”成为现实。
2024年,在贵阳市卫生健康局的指导协调下,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牵头,联合主城区14家公立医院、1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组建2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集团内共建专科11个、科室12个,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为让诊疗服务更精准便捷,数字化转型正成为贵阳医卫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腺外科、肝脏外科、泌尿外科三大主任专家团队,每周五上午在龙洞堡院区固定坐诊;由湘雅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远程联合门诊,共同为患者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今年5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龙洞堡院区门诊大厅正式启用“湘雅智慧诊疗区”,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还与多家基层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带动县域医疗水平提升。如支持南明区小车河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中医科、计划免疫科等优势及特色科室,优化12项护理服务流程,以骨干人员下沉方式帮助提升其服务能力,2024年门诊量近3万人次,同比增长11%。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阳市骨科医院)院区一角。新华网 周远钢 摄
为进一步推动贵阳市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今年6月5日起,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贵阳市骨科医院)急诊骨科开诊,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儿童骨科、运动医学等专业的医生轮流值守坐诊,不断提升骨伤患者紧急救治能力。作为贵州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该医院将持续构筑“院前急救+院内创伤救治单元+多学科救治团队”为一体的创伤救治体系,全面提升骨科、严重创伤的综合救治能力建设,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多学科、全方位的骨科诊疗服务。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打造党建引领下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柜台式服务,对内密切服务好全院职工,对外开展投诉接待、医保服务、医事综合服务、志愿者引导就医等多项便民服务,仅2024年就提供服务8.9万人次,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云岩区全力打造“15分钟健康医疗服务圈”,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区2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继建成投用、提质升级,不断提升辖区医卫服务品质……贵阳市全力推动医疗服务体系优化,筑牢健康“网底”。贵阳市卫生健康局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6.43%,为历年最优。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院区一角。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向上对接国家级优质资源,向下夯实基层医疗“网底”。贵阳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贵阳将通过全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质增效、依托贵阳市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等举措,进一步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