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7月4日电(周忠能 欧圣兵)6月19日以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乡镇农田被淹,农作物受损严重,水稻受灾面积7767.69亩,成灾面积2111.22亩,绝收面积928.2亩,仅农业(林业)受灾受损达1.9亿元。面对灾情,三都全县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随着洪水退去,刚从抗洪一线退出来的三都党员干部,又投入到恢复生产中。7月2日,三都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救灾专班来到受灾群众的田间地头,指导农业复种。

三都自治县受灾农田
“这一批秧首先要保证受灾群众的补种和接茬种植的工作,确保群众及时把田块整理好后接茬种植。”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山地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敏说。
在大河镇育苗基地,张敏一边查看秧苗长势,一边叮嘱工作人员加快进度。洪水退去后,她第一时间协调启用大河镇晚稻秧苗,确保受灾群众及时接茬种植。
“目前可以完全满足全镇晚稻的种植和受灾群众的补栽接茬种植工作。”大河镇副镇长石昌力说。
大河镇红光村农作物受灾较重,大部分辣椒、玉米、水稻被冲毁。红光村村民韦国成原本种植的辣椒全部被毁,正当他发愁时,得知政府将提供晚稻秧苗,他才放下心来。
“种有辣椒全部损毁,政府也在关心我们,给我们育晚稻苗,我们对恢复生产很有信心。”韦国成说。
持续降雨易致水稻病虫害滋生和蔓延,暴雨洪涝天气使得田间水层高、湿度大,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较快,传播速度增加,对水稻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
“天气晴朗的时候及时飞防,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粮食单产提升。”张敏说。
田间地头,张敏正指挥无人机团队对需要防治的农田进行统防统治,这支“空中救援队”日均作业3200亩,为三都全县粮食安全筑起科技防线。
“植保无人机一天作业量达到400亩左右,全县有八台机器同时作业,趁着好天气,可以把全县的统防统治作业完成,为全县的粮食保障工作打好基础。”无人机飞手潘晓博说。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群众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张敏说。
目前,三都自治县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正有序推进,6800余名党员干部或奔波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或驻守堤坝巡查险情,或走村入户安抚群众……(完)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