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贵州:赤水河出省监测断面优良率达100%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7-06 08:24:03 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秀芳 点击: 评论:0
人民网贵阳7月6日电 (记者王秀芳)7月5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的实践”政党圆桌对话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近十年来,贵州以“法治为基、科技为翼、协同为要”持续治理,赤水河出省监测断面优良率达100%,赤水河流域森林覆盖率达64%。
作为长江上游唯一在干流没有修建梯级电站的主要河流,赤水河治理成效直接关系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然而回溯2008年,其上游贵州境内的生态基底尚显脆弱:森林覆盖率仅33.29%,垦殖率却近40%,水土流失率高达57.19%。
为扭转这一局面,贵州率先发力——2011年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流域保护条例《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2021年,在全国人大指导下,云、贵、川三省共同签署了《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决定》并分别出台《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成为全国地方流域协同立法范例。
2023年,贵州颁布《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首创生产区域生态保护立法,对酿酒用水总量、废水处理标准、智能监控等作出专项规定,为国家重点产业生态管控提供“贵州样本”。
不仅如此,贵州还在赤水河流域建成“智慧环保”“智慧河长”“智慧渔政”等多个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赤水河水上、岸上、空中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管全覆盖。2023年对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引进智能AI视频监控系统,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非法采砂、垂钓等行为。
“法治协同、制度创新、区域协同、科技赋能,赤水河流域的治理经验还被推广到贵州其他七大流域治理当中,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贵州省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部主任、教授刘涛看来,贵州经验揭示了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需在法治框架、制度创新、区域协同、技术赋能等维度实现系统性突破。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