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将来把回村的路拓宽一点,把村里的产业发展好一点后,再谈婚论嫁。”这是黄念回到家乡贵州望谟县油迈乡打寒村工作后,常跟父母说的一句话。
8月22日,在乡政府开完会骑车回村时,黄念不幸遭遇车祸,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生命定格在22岁。此时,距她决定回村工作仅6个月,距她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仅1周。
黄念在打寒村出生,7岁时随父母到浙江生活、学习。大学毕业后,她原本打算到浙江工作,2024年春节回家过年时看到家乡发展仍比较落后,她萌生了留在村里工作的念头。后来,乡里的领导也来做工作,她便决定留在家乡。
“黄念从小就很自律,有担当,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班干部,得了很多奖状,大学期间还入了党。她决定回家乡工作,我们很支持她。”黄念的父亲说。
黄念(右)生前在村民家中走访。(受访者供图)
今年3月13日,黄念正式到村里工作,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文书一职。8月15日,原村支书离任后,黄念被村民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村支书。
“能力强不强”“吃不吃得了苦”……初到村里时,她没少遭受质疑。
这些质疑都被黄念用实际行动打破。由于常年在外生活和求学,黄念不会说布依语,为了更好地跟村民交流,她便主动跟其他村干部学,用手机录下发音反复练习;初来乍到不熟悉政策,黄念就反复翻看政策文件,做到烂熟于心……
“她父母平时在家也会说布依语,她听得懂一些,但不会说,就来跟我们学,没过多久就能用布依语跟村民交流了。”打寒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黄琴说,黄念是个非常勤快的女孩,也非常热心,不管村民有什么事情,她都会帮忙做。
打寒村临河而建,防汛压力大。今年汛期,黄念几乎每晚都睡在村委会活动室。6月19日晚,暴雨突至,她顾不上打伞就冲进寨子,挨家挨户敲门提醒村民注意安全,直到确认河水未危及民房后,浑身湿透的她才回到村委会。第二天一早,她又带头清理道路塌方。
黄念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更新于8月12日,她发布了一条骑车去地里帮村民测量大豆种植面积的视频。黄琴说,黄念生前负责联系的打寒组有181户村民,不少村民都种了大豆,由于年纪大了不会测量面积,黄念便一户一户帮村民测量,帮助村民申请大豆种植奖补。“30多度的天气,她从早跑到晚,脸晒黑了不少,脚也走痛了,我叫她休息一下,但她从来都不听。”黄琴说。
黄念(右一)生前和村里新考上大学的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黄书记性格很好,对老人、小孩都很有耐心。我请她帮我测量大豆种植面积,没过多久,她骑着车就来了。”打寒村打寒组村民岑凤让说。
8月20日,黄念组织打寒村今年新考上大学的学生召开表彰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将来为家乡建设献一份力。
“终归你比我们早进入了大山,留给我们的只有思念。”8月23日,一位当地村民在黄念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评论说。(记者郑明鸿)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