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修渠引水惠民生!黎平县打通12村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9-30 13:51:06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吴跃远 姚进忠 点击: 评论:0

  “以前浇地靠天等雨,现在水渠修到田埂边,再也不用为浇水发愁了!”提及在建的农田水利项目,高屯街道古顿村村民的笑容格外真切。2025年以来,黎平县聚焦群众“灌溉难”的急愁盼问题,投入168.9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12个行政村(社区)推进小型水利项目,一场破解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民生行动,正让乡村田野焕发生机。

  为让项目精准落地,黎平县前期深入水口镇、九潮镇、高屯街道等乡镇(街道),逐村摸排农田灌溉短板,最终确定在12个行政村(社区)实施水利工程。从需求调研到方案设计,全程征求村民意见,通过村公示栏、村民议事会等渠道公开项目信息,确保项目既贴合农业生产实际,又符合群众期待,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

  项目推进中,黎平县构建“县级统筹+专业支撑+村级协同”机制: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抓总,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实地踏勘,结合各村地形、农田分布制定科学方案;贵州映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全程监督工程质量,乡镇农服中心、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形成“专业监理+群众监督”双保险,既保障工程质量,又让建设过程公开透明。

  资金使用上,黎平县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将168.9万元重点投向灌溉设施补短板:在水口镇岑信村、控洞村新建及维修灌溉水渠10250米,解决农田“输水难”;为敖市镇蒙村维修机井、配备抽水设备,铺设管网1800米,让村民告别“靠天吃水”;同步新建毛坯路14.2千米、硬化产业路16.41公里,配套建设涵管、错车道等,既通“水路”又通“产业路”。

  目前,项目已完成80%工程进度,带动46名建档立卡群众务工增收12.86万元。黎平县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行项目全流程闭环管控,力争早日让工程投用。下一步,黎平县将继续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持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以“小水利”撬动“大民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吴跃远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民生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