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摄影频道  
黔岭光影耀国际:旅黔摄影家叶蔚荣膺2024美国摄影学会年度“名人录”三个组别十杰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11-17 19:01:48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日前,美国摄影学会(PSA)2024年度名人录(Who's Who)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旅黔摄影家叶蔚凭借卓越表现,一举斩获彩色组(彩色组全球第3)、黑白组(黑白组全球第3)及旅游组(旅游组全球第2)三个组别十杰称号,成为本年度唯一同时获得三个组别最高荣誉的华人摄影师。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其艺术造诣,更体现了中国摄影在国际舞台的持续突破。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摄影艺术在国际舞台的突破性进展,更印证了叶蔚“以光影为笔,绘黔山魂魄”的创作理念。

image.png

美国摄影学会(PSA)成立于1934年,是全球影响力最大、会员人数最多、覆盖国家最广的摄影机构之一。其会员遍布130多个国家,长期主导国际摄影赛事的规则制定,在国际摄影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广泛影响力。

每年在美国举办的PSA年度"世界摄影名人录"(Who's Who in Photography)评选,以严苛著称。其标准主要依据作品入围和获奖的质量(由赛事难度和级别决定分值),而非单纯看重参赛或获奖的数量。因此,竞争异常激烈:由于评选覆盖全球数万名摄影师,全年(2024)约600多场比赛,每位摄影师最终排名,基于该摄影师在PSA认证国际赛事中的积分累积和综合表现。因其高度系统化和客观量化的方式,而被业界称为“摄影界的奥斯卡”,是摄影人展示作品、获取国际认可的核心平台。

美国摄影学会副总裁KA YIN LEWIS先生谈起叶蔚能斩获PSA年度名人录彩色、黑白、旅游三个组类"十杰"这一殊荣,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中国摄影人的荣耀。可以说是中国大陆摄影师斩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image.png

国际影艺联盟(IFIA)主席LEUNG PING YUK JOHNNY评价其作品:“叶蔚的镜头既忠实于纪实,又升华于艺术。他通过色彩、光影与构图的交响,将贵州的山水、民族与历史转化为具有全球共鸣的视觉语言。” 这一评价揭示了叶蔚创作的核心——他不仅是地域的记录者,更是文化符号的解码者与重构者。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自2001年首次深入黔东南苗寨,叶蔚便开启了一场持续二十年多年的影像长征。其作品集《途黔惊艳》、《黔途渐行.十年一梦》等收录的300多余幅照片,从不同的角度与空间展现了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节庆仪式及传统文化。其风格注重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通过《大山里的那只眼睛:中洞苗寨20年变迁记》等专题,传递深厚的人文关怀,不仅系统记录了中洞寨20年以来的历史变迁轨迹,更独创性地将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融入摄影创作。在《苗族独木龙舟纪实》系列中,他通过连续10年跟踪拍摄,完整呈现了这一国家级非遗仪式的变迁轨迹。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叶蔚的成就,既是个人艺术生涯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摄影走向世界的缩影。在技术迭代与文化交融的浪潮中,他以光影为媒,让世界看见了一个真实、立体、充满生命力的贵州,也为中国摄影的全球化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当局全球化语境下,叶蔚的实践具有双重启示意义。一方面,他证明了地域性创作能够突破文化壁垒,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另一方面,其作品对“数字原住民”时代的反思——坚持手工工艺与实地采风,为的后数字摄影提供了“慢创作”的范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面对荣誉,叶蔚表示:“获奖是起点,而非终点。我的镜头将继续对准贵州的山水与人民,但更希望激发更多人对本土文化的关注。”目前,他正筹备“黔岭光影”全球巡展,计划将作品送往纽约、巴黎等城市,同时开展“摄影工作坊”,培养青年摄影师。

当问及获奖感受时,叶蔚望向窗外连绵的苗岭山脉:"真正的荣誉在黔地的山山水水间,在那些愿意被镜头记录的普通人的眼睛里。"这句话或许道破了他二十年坚守的初心——用最纯粹的影像,守护最本真的文化基因。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摄影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