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遵义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遵义频道  
遵义755家龙头企业带动4万人就业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6-16 12:42:10 来源:黔讯网 作者:钱诚 点击: 评论:0

 6月10日,穿好工作服、做好消毒杀菌的杨胜佳走进了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油辣椒车间。作为车间主管,一进入车间,杨胜佳就连轴忙碌起来:仔细挑选产品原料、检查工人装备时净含量是否达标、每瓶的包装是否完好……日复一日的工作杨胜佳并未觉得厌烦,反而倍感踏实与满足。

40出头的杨胜佳是新蒲新区虾子镇红乐村村民,在公司从车间工人干到了主管,工资也从2000多元涨到了4500多元。“公司离家不远还包吃包住,收入是以前务农根本不敢想的。”杨胜佳说。“这次疫情在家多休息了20多天就返工了,休息那个月还得了保底工资。我很珍惜这份工作,会加油干。”

位于新蒲新区的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辣椒产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也是贵州规模最大的发酵辣椒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去年销售收入1.5亿元,带动附近300多名群众进车间当上了“产业工人”。

在新环境和新形势下,公司向电商平台发力,今年一季度电商销售收入实现500余万元,达到去年电商销售收入的一半。今年43岁的新蒲新区虾子镇米兰社区溪水组村民赵泽群也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入职公司,和十多名群众一起成为产品快递包裹打包员。“家门口就能找到新工作,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我很满意。”赵泽群满心欢喜地说。

火红的辣椒一头连着贵三红的车间,一头连着田间地头。采取“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贵三红公司在我省20多个区(县)发展订单式种植30万亩生态辣椒,带动15万农户增收致富。建立的1000亩有机辣椒示范带动基地,解决了7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季节采摘期聘用200余人。

虾子镇兰生村村民杨盛全在基地务工,育苗、翻土、移栽、除草、施肥、采摘,长期有活干,月收入3000多元。“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有2000多元的租金收入,加上务工工资,年收入接近4万元,是原来自己种地的3倍多。”谈起收入,杨盛全笑容满面。

农业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力量。遵义市像贵三红公司一样,让群众端上农业产业就业“饭碗”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在少数。全市75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带动40122人就业。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返乡留乡农民工增加,为进一步扩大和稳定就业,遵义市大力推进八大主导产业发展,以坝区建设为重点培养职业农民,吸纳农民就近就业,全市坝区累计吸纳农民临时性参与坝区务工1316万人次。与此同时,在有序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上着力,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有效保障农产品及农业生产生活物资运输畅通,实施“一企一策”,全面落实财政、税收、金融、社保等支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并推进企业将复工复产重心转移到推动企业达产稳产扩能上来,为确保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和稳定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遵义市近期出台了《关于做好放心留乡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培育龙头企业创造岗位吸纳解决一批返乡留乡农民就业。积极推动落实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各项政策,聚焦75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县级农业产业化企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扩大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增加用工量,创造一批固定用工岗位或临时用工岗位,带动就业。同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返乡农民立足本地农业资源,创办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创业创新解决就业问题。

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宣传栏里,有一幅曲线图格外引人注意。图中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正式员工105人,临时用工50人;2018年正式员工165人,临时用工70人;2019年正式员工210人,临时用工120人;2020年正式员工248人,临时用工150人。

其实,在上扬的就业曲线背后,还有公司年产值大幅的递增。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只有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扩大产能,才能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就业的中坚力量。

提供就业岗位,依托的是龙头企业,形成合力的推动力量则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和党委政府的支持。

今年,遵义市出台了13项硬核举措,为舞活农业“龙头”,助力农业企业稳产达产,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从减免房租、调整用电价格,缓缴贷款、社会保险费等各项费用,减轻农业龙头企业生产负担;从协调解决种植养殖业生产、运输、销售以及重要农资的调配储备,保障农业生产物资供应;从组建15支市级农业技术服务小分队,提供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做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从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双向对接、开展点对点运送,解决农业生产用工难题;从建立审批事项“绿色通道”,全面推行“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从支持市级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性信贷产品,为受疫情影响的农业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提升金融服务农业生产能力。(记者 钱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遵义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