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遵义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遵义频道  
贵州桐梓:充分挖掘乡村致富能手 让“新农人”成“兴农人”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3-22 15:06:42 来源:中新网贵州 作者:李甜甜 万莲莲 陈桂良 点击: 评论:0

     中新网贵州新闻3月22日电(李甜甜 万莲莲 陈桂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在贵州桐梓县,有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扎根一线,投身到基层发展事业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兴农梦”。

  “欢迎张务大哥,这个品种是送春,喜欢哪个品种的可以留言告诉我。”在桐梓县高桥镇周市村兰花种植基地,刚刚给兰花修剪完枯叶的罗维婷马上开始了手机直播,他一边在直播间向“兰友”介绍兰花,一边热情地和大家互动。

罗维婷家种植的兰花。 陈桂良 摄

  “这些年家乡发展得很好,所以2021年决定回家发展。”罗维婷说道。

  今年26岁的罗维婷是高桥镇周市村村民,此前在广东从事石材行业,其父罗秀伦在家乡种植兰花发展得不错,看中兰花产业的发展前景,罗维婷毅然决定回乡发展,他和父亲一起学习种植兰花,在当地发展兰花产业。

罗维婷正在打理兰花。陈桂良 摄

  乡村要振兴,农业要发展,离不开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现在我们一家都在学习做直播,希望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把兰花销售给更多的‘兰友’。”罗维婷说,自家发展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带动附近村民增加收入。

罗维婷正在直播推广花卉。陈桂良 摄

  目前,罗维婷家的兰花基地里共种植了10余万株兰花,有春兰、春剑、送春、秋芝、多花兰等100余个品种,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每年销售兰花的收入大约20万元。

  近年来,桐梓县深入实施人才振兴乡村战略,充分挖掘乡村能人共建新农村,大批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返回广袤农村,“新农人”出现在农村大舞台,在建设新农村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一个个“实体强村”如雨后春笋冒出,展现出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

何世焱正在喂牛。李甜甜 摄

  走进桐梓县花秋镇李坪村,村民何世焱正在自家圈舍里喂养肉牛。他曾在浙江、福建等地做过机修工,在外辗转多年的他2017年回到花秋镇,看着家乡的发展变化,让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并果断回乡发展。目前他在家乡办起家庭养殖舍,养殖肉牛120余头。

  “2017年的时候,家乡出台了鼓励青年返乡创业的政策,我也响应这个号召回到家乡。”何世焱说,花秋镇养牛不愁销路,政府出台了相关奖补政策以及有当地金融部门的支持,解决了养殖的后顾之忧。

  让更多新农人成为“兴农人”,保障收益是关键。桐梓县花秋镇是该县的养牛大镇,养殖有近2万头肉牛。该镇深厚的养殖基础和政策的支持为在外务工的人返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何世焱养殖的牛。李甜甜 摄

  “目前养牛产业我比较看好,一头牛可以挣到2000元到3000元左右。”何世焱表示,2024年计划新增加一个大的养殖场,养殖规模在200头左右。

  如今,在桐梓各个乡镇都有“新农人”的面孔,大家有着各自的发展新路径,作为乡村振兴队伍的主力军,他们有文化、有创意、有魄力、有行动,这批“新农人”的出现与成长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兴农人”。(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遵义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