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东南频道 |
为破解留守儿童关爱不足、困境儿童支持薄弱等难题,永从镇积极组建“儿童团筑基+爱心妈妈润心”的双轨联动模式,通过织密组织网络、深化精准服务、激活社会资源、健全长效机制四方面协同发力,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守护”转变。
“儿童团”当主角,赋能成长主力军。按照每支儿童团15人以下要求,按年龄段分层级设立“团长”“副团长”,选拔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任“团长”“副团长”,负责学生上放学的日常组织工作和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大带小”“强帮弱”的互助机制,让孩子们在共同实践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共同抵制校园欺凌、警惕陌生人搭讪等。截至目前,全镇已组建117支儿童团,覆盖1313名学生。同时依托“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定期开展“安全小课堂”“法治故事会”等主题活动,运用情景剧、漫画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讲解防溺水、防性侵、交通安全等关键知识。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相关主题活动30余场,吸引未成年人参与2000余人次,安全保护意识普及率与知晓度显著提升。
“爱心妈妈”暖空巢,温情弥补监护缺。从村妇联干部、教师、热心村民中精心选拔30名“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重点困境未成年人建立帮扶关系,定期开展上门走访,精准掌握孩子生活学习近况,积极协助解决课业辅导、购置学习用品等实际困难。要求“爱心妈妈”每天至少开展1次陪伴活动,如亲子阅读、手工等,并定期通过电话、视频方式协助孩子与外出务工父母保持有效沟通,搭建“家-校-社”共育桥梁。针对情绪或心理出现波动的儿童,联合镇卫生院心理医师介入提供专业疏导,成功帮助多名儿童缓解焦虑等情绪问题。
社会联动筑防线,机制保障长效行。由镇政府统筹协调,整合妇联、民政、学校、镇司法所等多方资源与力量,为“儿童团”和“爱心妈妈”提供培训与物资保障,如邀请司法人员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培训、提供活动器材等。并建立“爱心妈妈”积分管理制度,严格依据服务时长及实效进行考核评估,定期评选表彰“优秀爱心妈妈”“星级儿童团”,以榜样力量激发参与热情,持续营造“人人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王艳)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