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一锅六龙豆干煮出的亿元产业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5-08-30 22:48:52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夏民 点击: 评论:0

8月13日,晚上七点,毕节市七星关区滨河西路的王记六龙豆干火锅店外已排起长队,游客们侧耳听着老板叫号。

“我自驾从成都来避暑,没想到这边不仅气候凉爽,吃的东西更是合胃口,特别是这个豆干,Q弹爽口,是从来没有吃过的口感。 ”四川游客刘先生夹起一块豆干赞不绝口。


游客在七星关区体验六龙豆干火锅

据8月9日《中国旅游报》报道,7月以来全国各地“避暑”热度平均涨幅超过150%,其中毕节位列增长最快的避暑游城市第三名,成了川渝地区避暑客的首选之一。

来到毕节七星关区,游客绕不开的美食就有大方豆干火锅。


游客在七星关区体验六龙豆干火锅

“外地游客占比从三成飙到七成,营业额翻了几番!”王记六龙豆干火锅店老板王超介绍,这段时间外地游客朋友非常多,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一天下来豆干都要使用几千块。


游客在七星关区体验六龙豆干火锅

来自重庆的游客赵女士一家,驾车下了高速直奔豆干火锅店。“我在短视频上看到博主测评豆干火锅,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和家人一商量就直接开车直达毕节。这个锅底是豆豉香混合糍粑辣椒,和川渝的牛油火锅完全不同,鲜辣不燥,唇齿留香。”

豆干火锅爆火并非偶然,而是大方县六龙豆干百年技艺的厚积薄发。

据了解,六龙镇200余家豆干作坊一直传承300年酸汤点浆古法技艺,以本地黄豆和龙潭地下水为原料,成就了六龙豆干独特的“Q弹豆香”基因。2018年,六龙豆干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工人在生产制作六龙豆干

“以前在外面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月入四五千。”年仅三十出头的六龙镇营盘村村民符志芳说,随着豆干火锅火爆出圈,订单也水涨船高。

在大方县豆香源食品生产厂,工人们正将晾干后的豆干整齐码放,依次装入食品袋发往国内外市场。

“我们的豆干主要销往浙江、上海这一带,东南亚我们也有销路,一年的销售额在250万元左右。”厂长胡从锋告诉记者,随着本地豆干市场火爆,订单量也开始激增。


工人在生产制作六龙豆干

据了解,为强化产业布局,打通全产业链。大方县积极调结构、稳产业,全力打通大豆种植、豆制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多元业态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从事豆制品生产经营的主体超1500家,年产值超3.5亿元,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豆制品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实力担当。

大方县工信局副局长章军表示,未来将围绕豆制品产业,做细规划清单,编制大方县豆制品产业发展规划细化措施;做优原料端,加强大豆品种的培育,计划打造9个原材料种植基地,种植大豆13.5万亩以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在2028年实现豆制品产业产值达15亿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夏民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207656212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