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地势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1935年,红军在此取得娄山关大捷,赢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胜。
娄山关大捷30年后,一次国家重大战略——三线建设在娄山关脚下打响。地处内陆腹地的遵义等地,自然环境良好,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农业基础较好,成了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之一。
一呼百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建设大军在中国西部广袤的大地上战天斗地,遵义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亦见证了贵州开放发展的翻天覆地。
20世纪80年代,贵州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阔步前行,以开放的胸襟与世界对接,以开放促开发的理念初步形成。
1981年,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出口第一台发动机,开辟了军贸出口的先河;1982年,贵州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1984年4月,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重庆在贵阳召开经济协调会第一次会议,贵州和各方签订一批经济技术协作项目。
在积极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称为“贵州家电三剑客”的风华电冰箱、飞碟洗衣机及华日彩电,产品质量、销量、市场占有率在当年都名列国内同行业前茅。
贵州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贵州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外开放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国家的开放格局由东向西渐次推进,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引领下,国务院相继出台包括国发〔2012〕2号文件、〔2022〕2号文件等多个支持贵州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指导性文件,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撑。
90载沧桑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贵州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货物贸易规模从1978年的0.16亿美元,跃升至2023年的107.85亿美元,是1978年的674.1倍;全省外商直接投资从1978年的148万美元,提升到2023年实际利用外资达5.0245亿美元,增长了近339.5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批复同意的西部唯一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开放型经济跃上新台阶。
90年物换星移。一代青年成白头,复又一代新青年。他们,是贵州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受益者。
贵阳铁路物流中心党委副书记李华辉,从毕业至今始终投身于贵州铁路货物运输发展。“25年前,从铁道院校毕业就毅然决定加入西部建设,当时‘山路十八弯’的贵州仅有湘黔、黔贵、川黔、滇黔四条主干铁路网,现在,从单一线路到逐渐织密的铁路网络,贵州成了连接西北、西南至华南地区铁路网络的重要枢纽,与沿海相连更加紧密。”
“曾经大山封闭了贵州的思想与视野,使得产业和品牌难以走出山外,走向海外。”作为第一代报关员,贵州新数字丝路外贸研究院院长周顺强表示,在国家政策利好的加持下,贵州持续拓展开放思想、开放平台、开放产业、开放通道和开放环境,正加紧拥抱世界。
如今,开放已成为贵州的奋进强音。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陆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历史机遇,贵州初步呈现“东南西北、四向衔接”的立体开放新态势;与11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服务贸易往来关系;与50余个国家的120余个城市缔结友城友好关系;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00余家,宁德时代、苹果、沃尔玛等一批全球500强企业落户贵州;数博会、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成为全球颇具影响力的盛会。
90年后再出发,贵州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靠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劲,将对外开放进行到底。(记者 冯倩)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