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光(右)在湄潭县救治百年黑松。(受访者供图)
见到张本光时,他正在遵义会议会址看望自己的“老朋友”——一棵老槐树。
“我一辈子和树打交道,它们就像我的朋友一样。”退休之后,张本光对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古树名木割舍不下,仍奔走在大街小巷、山林田野之间,用行动诠释着热爱与坚守,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从贵州农学院毕业后,张本光踏入遵义市林业局的大门,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足迹遍布遵义的山山水水。事实上,给树看病,在30年前还属于比较新的业务。“光是病害就有100多种,虫害有1000多种,每一种都要对症下药。”张本光从空白开始摸索。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给树看病也是如此。”张本光说,要观察树的外形,闻它有没有其他气味,了解问题现状,仔细观察树干、树根、树皮、树叶、树枝,“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结合西医疗法,对树进行杀菌消毒。”
30多年来,张本光救治过的古树名木已超过100棵,包括世界级珍稀植物道真银杉、遵义会议会址老槐树、播州区千年红豆杉等古大珍稀名木,被人们尊称为“古树名医”。
矗立在遵义会议会址旁的老槐树,见证了遵义会议这一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也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但曾经,老槐树因病枯黄,情况危急。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四处寻求帮助,最终联系到在遵义市林业局工作的张本光。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检查,张本光发现,老槐树遭受着虫害的折磨。张本光很快制定好计划,一方面,指导工人沿着预先确定好的切割线,去除生病组织;一方面精心调配杀虫药剂,在尽量减少对槐树本身以及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前提下,遏制它们对树叶的啃食。
从那以后,张本光定期为老槐树进行“体检”。这一坚持,就是整整20多年。
2015年,张本光退休,但他没有停下为古树名木看病的脚步。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古树名木救治工作,树立植物保护意识,张本光多次为学校做专题讲座;对于后辈同行,张本光则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
“我在守护古树的道路上会继续走下去,让这些承载着历史与自然之美的古树名木,能长久地屹立在世间,续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故事。”张本光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