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交通频道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在追求卓越中建造“世界桥梁博物馆”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11-07 18:30:48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刘力维 点击: 评论:0

  11月4日,花江峡谷大桥钢桁梁首件吊装作业顺利完成,标志着在建世界最高桥进入全新阶段,为明年建成通车奠定了基础。

  韩洪举,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负责人。他正带领着团队成员,越过谷底的北盘江,竭力托起这座桥梁,挑战世界桥梁新高度——625米!

  “追求卓越的脚步从未停止。”韩洪举认为,不断突破、不断超越是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的信念,更是在贵州高原一次次书写交通奇迹的底气。

  这是一支依托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队伍,以“60后”到“90”后的16名桥梁专家为主体,他们或擅长结构设计、或主攻材料创新等,在贵州的奇峰险谷之中,创造了山水间的人类奇迹。

  今年1月19日,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他们引领世界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发展,创造了恢宏壮美的“世界桥梁博物馆”。

  在悬崖绝壁处显身手,他们攻克建造环境复杂多变等世界性难题,开创了上百项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其中首创7项国际领先技术,建造了12座“世界第一桥”,这里面有包揽国际工程界三大奖项的平塘大桥。

  在世界前100座高桥中,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参与建造了34座,获国际大奖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60项,获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家工程奖20项。

  平塘大桥为三塔斜拉桥,跨越槽渡河峡谷,团队成员杨健创新提出“中塔塔梁铰接、边塔竖向支撑”的多塔高墩大跨度斜拉桥结构体系,解决了中塔受力与变形协调的问题。332米钻石高塔设计汲取了苗族裙摆元素,充分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使平塘大桥成为中国首届十大美桥之首,中塔也成为“世界第一混凝土高桥塔”。

  山区峡谷桥梁风环境复杂,是每一座大跨度高桥都要面临的技术难题。刘建军、杨鸿波等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峡谷桥梁复杂风环境研究,为峡谷桥风荷载计算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支撑。

  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座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团队成员张胜林介绍,新桥型不仅将桥的自重降低了30%,竖向刚度大幅提升,节省大笔建设资金,还开发出这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塔架可横移缆索吊装系统。

  团队成员阮有力带领一群没有修建大跨径悬索桥经验的年轻人“摸着石头过河”,研发了多项“原创技术”,以科技创新破解坝陵河大桥建设难题。

  “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是世界特大跨径钢桁梁斜拉桥的典范。团队成员廖万辉介绍,大桥比较突出的成果创新就有5项,譬如“钢桁梁整节段梁底轨道纵移横拼”等。

  “我们在565米的高空实现1.5毫米精准合龙。”同样参与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建设,团队成员周大庆说。

  为破解贵州可用的建筑砂极少这个难题,吴大鸿、母进伟等团队成员结合贵州石料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机制砂混凝土在贵州得以广泛应用,也解决了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320米超高墩单级垂直泵送等难题,成为世界桥梁机制砂混凝土使用的典范。那一年,团队成员刘小飞22岁,意气风发,带着“修世界级大桥”的梦想来到贵州。来自重庆的他,一干就是20年。

  木蓬特大桥施工方案从构思到定稿,团队成员郭吉平和张基进一干就是120天,经历了9次修改,每一稿有几百页图纸、计算书,稿子摞起来比桌子还高。

  在团队成员刘彬眼里,大家的创新基因正是在不断地克服跨径、高度的挑战中被激活,助力贵州成为畅通的“高速平原”。

  “干世界级工程就像是踩钢丝,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团队成员王骞认为,正是长期的务实执着,每一项新工艺得以从施工蓝图变为现实。

  “对桥的渴望,全世界人民都一样。”团队成员刘骁凡说,世界桥梁建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看欧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看日本,二十一世纪要看中国了。(记者 刘力维)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交通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