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贵州省从江县大歹村非遗扶贫研讨会在从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从江县人民政府协办。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黎盛翔、一级调研员王娟、杨通文,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潘金海,州非遗中心主任粟周榕,从江县委常委、副县长田江波,从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唐隽永等领导出席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主旨发言、学术研讨、学术总结等环节。经过整理,现将研讨会专家、学者发言内容发布如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省文联原副主席、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余未人作了《保护大歹村苗族原生文化》的主旨发言。她认为大歹村的特点是稻棉古俗皆活态,民风醇厚远世外,美山美景独缺水,窝堆信仰传世代。大歹的发展需要一个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就是要深入调查,要组成一个综合性的,有懂得当地苗语的人参加的调研小组,在专家的指导下,坚持做上三个月至半年的田野调查。调查中要与当地苗族人交朋友,让他们愿说,想说,说真话。还要做村干部、各类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村民的口述史,其数量要达到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一,这样才能保留最原真的大歹记忆。并且在调查中要特别注意村民们的向往,缺水的问题,山林多样性保护,非遗项目如何保护传承,村里巫师的作用,女性的作用等问题。对于旅游发展,大歹不能搞大众旅游,大团队旅游,其丰厚的原生文化蕴藏,更适合小众的,希望深入了解苗族的宾客,而更多的是苗族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要让大歹成为没有经过旅游刻意包装的原生态村寨,特别是大歹的植棉习俗,已是当今贵州罕见的农事。要争取传统村落保护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扶贫资金支持,做出短、中、长期的保护规划,留住传统的文化和精神之根。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但不得轻易改变村貌。要保持特色,保持差异化,可以考虑申报文化旅游生态特别实验区。要做好水资源的开掘、保护、利用工作,彻底改变大歹缺水的问题。要尊重民间信仰,做好非遗保护及妇女工作,培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防止村落“空心化”。
贵州河湾苗学研究院院长、省文联编审、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杨培德作了《“饭稻衣棉”的大歹苗寨》的主旨发言。他认为,我们应该用解释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对大歹苗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进行田野调查,并进行理解和解释。解释人类学首先强调的是民族语言,其箴言是:“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每一个民族都是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一整套适应其生存的语言生活世界。外来者要了解别的民族的语言及其文化生活世界,就必须将不熟悉的语言纳入到熟悉的主流语言世界进行理解解释和文化的翻译,翻译的意思是指把一种不熟悉的非主流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转换成熟悉的主流语言解释理解的文化。具体到大歹,就是要对大歹苗族苗语创造的苗族文化生活世界进行解释和理解,翻译呈现于主流的汉语生活世界,让生活在汉语生活世界的人们,能够理解并尊重大歹苗族人的社会文化,做到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大歹苗人的祖先,牢记先民们关于祖神的神圣教导,始终不变地传承先民们五千年前在东方大海边从事“饭稻衣棉”的稻作文化信仰,继续在月亮山上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不息,自给自足的山野田园生活,现在的大歹苗寨后裔子孙们,仍然秉承着这样的信仰,过着这样的生活。如果生活在高风险、强竟争、快节奏、紧张焦虑中的都市人,不期而遇到这里,就可以看到,大歹苗人把“饭稻衣棉”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平等和谐的,共生共荣的,神圣生命的幸福生活,这种生活是祖传下来的生命哲学规范下的生活,这种生命哲学,也是生命信仰哲学。如果能够在寨子里,与这些苗人过上一年的“饭稻衣棉”生活,就会对他们历史传统和地方性知识中的生命哲学有所体会,就会改变那种认为山野只有野蛮,没有文明的哲学的偏见。
原省文化厅原副巡视员吴建伟作了《大歹村传统村落保护建议》的主旨发言。他认为要将大歹传统村落进行整体性、动态性保护。这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也是一项关键的必须工程。如果没有结合实际科学研究和科学规划来实施,那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际操作当中,难免会发生政出多门,甚至可能造成局部性、建设性破坏,所以必须把大歹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摆在首位。大歹村保护规划启动编制要认真贯彻执行住建部2013年9月18号印制的《传统村落发展保护规划》的基本要求,始终要把大歹村的保护规划摆在首位,这是极为重要的。总之,只要坚持规划先行,大歹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的具体实施就能够防止各行其是、乱干、蛮干。就能够推动大歹村实施乡村振兴以及合理保护利用传统文化,进而促进大歹村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在大歹村实施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的问题上,一是在理论上要广泛的宣传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要加强大歹村传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重塑是每个村民应尽的义务。二是在定位上要丰富多彩,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是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同时要提炼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的大歹样本,使之成为从江的示范标杆。三是要在大歹村扎实的开展保护利用乡村文化工作,深入挖掘大歹村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和族辉,熟悉一个民族首先要研究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就应该尊重这个民族的历史。
贵州大学副总建筑师越剑作了《建筑遗产价值与大歹村的保护发展》的主旨发言。他认为,建筑与自然有机生长成为乡村文化景观的本底,人们在村寨里的生活方式成为文化景观的主题,大歹村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山脊上的文化景观,大歹村的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歹村民居风貌特色为:官帽顶、悬挑层、接柱建竖干阑式;悬挂梯、猪头销、口袋围合封闭屋。根据有关规划,大歹游客容量应控制在1000人/日以下,可见对大歹村的容量是有限的,大规模游客将会破坏原始的文化景观,所以保护是发展的前提。根据乡村触媒——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模式的经验,对于大歹,第一,应提出核心保护范围管理规定:禁止损坏或者拆毁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对于确需新建的建筑,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且建筑高度以两层为主,局部不超过三层,应采用苗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其体量、色彩、高度、建筑构件都应与整体风貌相协调,材料采用木材等原材料,色彩控制为原木色。老建筑修复基于“修复传习”的建筑观,以原材料、原技术、原工艺进行修复并传习工匠技艺,让传统建筑遗产得到保护与传习。第二,应提出环境协调区管理规定:应重点控制好区内自然环境,山体应加强植被种植与保育,保护现有农田水系格局,注重村落周边山水自然环境与景观,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观背景。第三,文化景观的修复是多方面的。首先,清理不属于乡村的杂物,包括塑料垃圾、铁丝网等,对排污方式进行隐蔽式遮挡和疏导清理;其次,梳理村寨交通流线,旅游主线和生产流线,形成两条流线相对独立和交融,满足牲口、人、农用车的进出方便;再次,遵循在地性原则,运用本地材料还原乡村本来面目,采用杉木、竹子做栅栏引导、防护,用石板、本地粘土砖铺设地面,用草木修复自然;最后,补充乡村文化公共空间,丰富村民生活,让留守的妇女、儿童有更多纺织、游玩的活动空间,让文化传统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让旅游发展与居民生活互为补充。
从江县民宗局局长敖家辉做了《如何做好从江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主旨发言。他认为,一是应该提高对传统村落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充分认识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露天的博物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二是应该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重要意义的认识。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是公共资源,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更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此项工作不仅符合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更是出于我们造福子孙和旅游兴县的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对从江县“用好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对促进从江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尤为必要,尤其是从江县传统村落及其附着的民族文化十分重要。因此,要制定保护与发展规划及目标定位。一是科学制定保护名录;二是认真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三是提出目标定位。要把从江打造成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农耕文化体验基地、香猪美食和少数民族美食基地、自驾游和房车族旅游目的地、全球大学院校“田野调查”实习基地、西南少数民族农特产品购物城、生态文明“国家公园”示范县,要建立少数民族建筑文化露天博物馆、建立少数民族建筑文化露天博物馆、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体验节日。
省非遗中心主任龙佑铭作了《整体性保护促乡村振兴刍议——以大歹村为例》的主旨发言。他首先以时间轴的方式介绍了大歹村整体性保护促乡村振兴的工作历程,从中得到了三点体会:一是做践行者,不仅仅是坐而论道;二是让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共识,以此形成统一的指挥棒;三是整体保护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之一。并提出要处理好保护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加强文化遗产项目和重点区域的整体性保护;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挥民众的主体作用。最后,他提出了整体性保护促乡村振兴的大歹实践与建议:一是信心与认同。这些村落村寨不仅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特有的村落村寨类型,对它的保护实践具有世界意义,这是一个基本判断;二是发挥协调机制树立整体性保护发展理念。“多规合一”,发挥好专家团队的技术指导和本土专家的参与作用。大歹的规划原则为:整合资源,竞合发展;文化引领、彰显特色;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以人为本,综合协调;层次清晰,协调发展;三是“以人为本”解决村寨活力活化问题。见人、见物、见生活,要更好地保障村落村寨原住民的生活,更多地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培育社区组织管理和决策的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要将传统村落的社区组织管理和决策能力有意识地培养,最终达到自我管理、运行和发展的目标。“非遗+扶贫”,“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共享同担,使乡村实现“活化”,体现“活力”,呈现“生产、生气、生意、生活、生态”的景象;四是发挥“专家作用”和“典型示范”。乡村振兴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工程,且点多又面广。保护要做到因村施策,一村一策(规划),做到精准;五是开展资源调查和“建档立案数字化”。建议要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队伍的作用,利用假期让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分成若干组对传统村落进行数字化的“建档立案”;六是加强宣传推介。
黔东南州文研所所长吴佺新作了《浅议从江苗族“岛屿”现象》的学术交流。他说,一是对根源文化的认同。从江县主要居住有汉、苗、侗等民族,这三个民族的分布民间流传谚语说,“客家住街头、苗家住上头、侗家住水头”,说明了苗族人大多居住在山上,往下走居住的是侗族,而另外一个苗族村寨又分布在别的山顶上,苗族之间的联系被自然环境或其他民族所隔离,可以把它定义为孤岛式分布。即便是这样,并不妨碍他们与其它地区的苗寨联系。就从大歹村的迁徙来看,大歹村祖先分别从高增、凯里迁徙过来,在日常的生产工具的采购和定制中,大歹人民也较青睐与两个地方合作,说明了从根源上对苗族内部文化的认可。二是苗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根据苗族分布的特殊性,凡是与外界进行的经济、行政等活动,都必须经过侗族居住地,侗族村寨变成了苗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的走廊,简称“侗乡走廊”。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苗族人学会了侗族语言。大歹的位置在侗款里面属于千伍款,款文化在大歹村的石碑中有所记录,种种迹象,证明了他们对侗族的文化认同,苗族和侗族的关系非常的微妙,是一种水乳相融的关系。侗款里面每一个款都有首寨,首寨是这个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大歹村的旅游发展来看,应该从历史沿革出发,以款为单位,侧重片区发展,即以大歹为中心的辐射性区域发展,并挖掘丰富的村落文化、碑文文化故事为支撑。
从江县苗学会副会长熊克信作了《旅游开发给大歹村带来的变化》的学术交流。他说,过去,居住在山脊上的大歹,人们把大歹居住的山脊看为“穷”“苦”的象征。如今有来自省、州、县各级单位的支持,大歹的这片山不再是穷山,是金山、银山、宝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生活的大歹人民,在各级干部的辛勤工作下,现今积极地配合干部搞好旅游开发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下,大歹就像养在深人未识的苗家闺女,现在他们正在梳妆打扮,将以婀娜多姿的形态,迎接四方宾朋的到来。
黔东南州文研所馆员向同明作了《从碑文看大歹苗族与周边民族的关系》的学术交流。他说,从大歹碑文迹象看,大歹是一个和侗族关系密切的苗寨,大歹老寨于民国3年重修建了一个古井,名叫四方井。上有碑文刻写,按侗族语法撰写。大歹在新寨和老寨之间的小溪边还立了一块石碑(碑名《恩碑裔昔》),是关于歹里和或里地界纠纷的经过。碑文叙述了纠纷与调解的经过和结果。碑末是参加调解的人员名单,有九洞款款首吴金随。吴金随是当时侗族著名的款首,他的生平事迹有歌(《大王金随》等,《黎平府志》有记载)传唱于广大侗乡。这次调解成功,吴金随应该起到关键的作用。可见,从碑文看大歹苗族与周边侗族的关系和谐相处、融洽发展,大歹苗族对侗族文化是接纳和认可的,碑文体现了地方民族治理的特征。当前,大歹人与陌生人的关系是排斥反感的态度,要做好大歹村的旅游发展,我们应该从多角度,互通互融,化解矛盾。
省非遗中心馆员黄克亚作了《地域文化助推大歹乡村振兴(含脱贫攻坚)研究》的学术交流。他说,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地域文化?这就要从大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什么是文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人类存在、发展的过程、结果,人类在不断的追求存在、发展,最终达到自由全面的状态,这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因此,人类存在、发展的一种方式过程以及结果这一切都是文化。文化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核心的内容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本能。文化是有载体,有内涵的。为了强调我们需要的各个部分,就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的。有形的就是物质载体的,存在在物的上面和有形的活动上面,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物的上面和活动上面所蕴含的人类的精神力量。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无形的,而有形的这一部分比如活动这一块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载体。存在于现实的可见的东西,物质层面的就是文物。因此,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人类的发展,都属于文化发展。文化是一个很宏观的范畴,包含了很多内容,它有很多载体,比如每一个地域都有每一个地域的东西,地域文化就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乡村振兴或者是脱贫攻坚和文化的关系就很明确了,促进乡村的发展,促进乡村人的进步,让他们从人的地方获得自由。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要落实到人的身上,也就是乡村中的人,因此,它们的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外面的因素是通过内部的人,我们自己发生作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因和外因。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就是要关注乡村(地域)中的人的存在发展,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使得乡村(地域)中的人(农民)能够按照理性预期地自由全面存在发展。因此,乡村振兴(含脱贫攻坚)就是乡村(地域)的主体——人的振兴,就是乡村(地域)的主体——人的存在发展,就是乡村(地域)中的主体——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样式的发展。总之,乡村振兴(含脱贫攻坚)就是乡村(地域)文化振兴。所以,要从乡村(地域)中的人(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样式着手,以乡村(地域)中的人(农民)为主体,以乡村(地域)中的人(农民)为力量,充分依靠他们,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同时充分合理利用外部力量,才能够真正完成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任务。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兼职副教授、上海大学在读博士王月月作了《“非遗扶贫”政策背景下大歹村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的学术交流。她说,大歹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保存较好。然而,大歹村在实现非遗助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仍然面临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基础设施上,一方面目前暂无从江县到大歹村的公交,另一方面是旅游接待设施上比较缺乏。在旅游设施建设上应该更注重一些细节,比如民宿打造过程中应该融入一些苗族的元素同时还要注重现代化,餐饮除了苗族的传统饮食还应加入一些现代比较常见的食品,提供多样化的饮食;二是非遗资源本身,非遗资源的普查、申报、认定工作相关政府部门虽做了一些工作,但从查阅的资料上看还未发现以大歹村为主要申报地而申报的进入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个人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一些,利用国家级非遗的影响力提升大歹的知名度,比如在展厅是否可以按照非遗的十大类别进行展示。三是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要就是文创方面。目前从工坊中我们看到的产品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如果想走近大城市,走进更多的消费群体,产品应该再进一步改进,比如相关的艺术院校的老师、设计师和村民合作,专家提供思路,村民完成制作,这样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对提升旅游产品,扩大消费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后继人才上,主要就是将苗族文化编制在中小学的教材上,还有在传承人方面应该定期鼓励他们参加传承人群的培训,开阔视野;五是利用新媒体发展电子商务,比如农村淘宝、抖音平台对大歹村的产品进行宣传。最后就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利用项目促进发展带动旅游。
从江县苗学会副会长范锡彪作了《浅析大歹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学术交流。他说,大歹旅游应该是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它的载体是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提高大歹全民众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大歹全寨的建筑物都是旅游景观,每家每户都是旅游景点。非物质文化是多样性的,是灵活性的。应该给予非物质文化的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它走进家家户户,走进聚众广场、走进寨边田角。让游客到大歹旅游有一种不同的感觉,获得一种不同的文化,看到一种不同的现在,假想出一种不同的未来,这也可能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为了提高旅游区传统文化传承力度的需要,让更多的村民都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就得用一定的资金鼓励传承人,提高他们的传承积极性。为了丰富旅游内容,应该打造一些新的旅游项目,但作为人文景观的旅游景点传统文化要按照传统的风格进行展示,不能在传统上添枝加叶,不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我们应该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创新。大歹的传统文化是大歹旅游的灵魂,保护大歹的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大歹的旅游资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杜江说,虽然我是第一次到大歹,但我感到十分震撼,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点来形容,一是政府有力,二是专家有情,三是大众有责,四是成绩斐然。虽然成绩显著,但也提给政府提几点意见,一是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协调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三是深度挖掘,很多亮点的东西还没有挖掘出来,比如大歹男士的盛装,服装上的元素来源是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利用特色的文化去吸引外界的人;四是常抓不懈,不要因为脱贫攻坚任务一完成就不管后续,应该常抓下去,将这个项目做深入,做透。
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李美艳作了《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研究》的学术交流。她认为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存在内在联系,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特别是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的提升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她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构建非遗传承主体多元化,引进乡贤促进乡村治理;二是创新非遗保护机制,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三是构建非遗公共文化空间,提升乡风文明;四是挖掘非遗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潘秋燕作了《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的学术交流。她以隆里花脸龙为例,通过与大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对比,例举了非遗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也为大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多条建议。最后它总结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让人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得到提升,促进乡村发展,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思考如何将村落中的非遗与乡村的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的根据地方的独特性研究出适宜自己的发展路径。
从江县民宗局原副局长韦德怀针对大歹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引导工作,解决村民的顾虑和顾忌;二是继续挖掘大歹村的文化内涵,增加观赏内容和观赏点;三是制定大歹村今后旅游收入分配制度,刺激村民积极参与。
从江县民研所所长伍文剑针对大歹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深入挖掘和整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从年轻一辈中择优搞好传承工作;二是全面保护和修复大歹村民族文化要素,助力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三是全面整合既有资源,完善旅游开发体制机制,激发更多当地人和吸引更多外地人参与项目推进。
中山大学博士吴小花作了《大歹苗族人的农作智慧及其对旅游开发启示》的学术交流。她认为,棉花种植和鱼秧培育只是苗族完整农作体系中的两个枝末,但却是大歹苗族人旱地种植和水田劳作的智慧体现,大歹劳作智慧对旅游开发的启示是农业文明所包囊的男耕女织梦,是时下众多游客的追逐热点。大歹村源于传统农业生活所呈现出来的劳作智慧,为这种农耕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针对大歹的旅游开发,她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将之打造成中国传统山地农耕文化的传承基地。将分布在不同耕作种类中的细节经验传承下去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些丰富的耕作经验及技巧也会为基地打造提供实在的内容及支撑。二是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以文字方式对大歹苗族人的农耕智慧进行系统梳理,将这些经过梳理的体系展示给游客。将这些散落在不同农耕项目中的劳作技巧及经验整理出来,形成可供人参阅的文本,并通过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宣传。三是设置农耕体验精品项目。大歹的旅游开发可以就男女分工方式,尝试建立一些针对热衷农耕文化的体验项目。
黔东南州文研所办公室主任、中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潘璐璐作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现状、困境及路径研究》的学术交流。她以大歹为例,认为现在的传统村落旅游面临着三个问题,首先,处理好地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是推动大歹旅游发展的关键;其次是处理好文化真实性的问题;最后要处理好文化保护和发展以及解决村寨旅游产品供给水平普遍低下的问题。针对传统村落旅游,她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统一协调规划,提升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科学管理的效率;二是加大正确引导导向,保护文化遗产的核心内涵;三是加大旅游开发与文化活态保护协同发展力度;四是创新村寨旅游产品开发和村民社区参与营造方式。
杨培德对六位学者的发言分别提出建议。他说,李美艳提出的宏观建议比较多,要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加强理论和实践知识积累。潘秋燕在某些细节之处需要注意,建议增加民族性,深入了解非遗的内涵。韦德怀的深入调查很有实际意义,提出大歹旅游工分制很有借鉴意义,跨文化跨语言的研究,一定要先懂得他们的语言。伍文剑提到的口头文学很重要,鼓励进行深入研究。吴小花用个案展示,非常生动。潘璐璐,缺乏微观个案,应该要有个案支撑。
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蒋英说,从民间艺术角度出发,大歹村还有更多可深入开发的民间艺术,比如苗族古歌、苗族音乐舞蹈等。要把民间艺术中一些活态的文化凝练出来,作为保护和发展的对象。
最后,贵州大学教授、王良范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作学术总结。他认为,大歹村现在的变化是复杂的,将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在文化上,更看重大歹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但是大歹村作为一个深度贫困村,又需要进行发展。面对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问题,是给政府、专家、学者提出的挑战。旅游者看到地方性的表演,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所以不一定村民所有的生活都要展现在游客面前,要把非遗和非遗产品分清楚。大歹村的发展可以借鉴其它地方的经验,但是更要注意对它文化的保护。现在,大歹村民还没有对开放旅游做好准备,所以未来要让大歹村民体会到开放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村民与旅游开发公司的利益分配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和村民拥有的自主权利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不能完全被运营公司所支配。
(文/徐霖、杨正花、袁泽芬、冷若冰、何光禄整理)
(图/徐霖)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