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贵州六盘水:救助濒危非遗“民族瑰宝”刻不容缓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6-09 03:54:17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作者:梁洪鸣 点击: 评论:0

   民主与法制网讯(□梁洪鸣)6月2日零晨1时至3时,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关寨镇过瓦村遭受了泥石流灾害,勤劳善良的彝族人们面对灾情,不顾险阻,在当地党委政府及彝族文化技艺传承人张玉友、陈天美夫妇的带领下,举全村之力,开展民族文化的自救、搜救、寻救的大营救工作。

  过瓦村位于关寨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距县城39公里,全村总面积1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0亩;下辖16个村民组,437户,2148人。全村以彝族为主。

  天灾人善,彝族人演绎生死救援

  6月1日23时,劳作整天的彝族人收拾好家务,伴随“嘀嗒”雨声逐渐进入梦乡,殊不知危险悄然逼临。

  6月2日凌晨1时许,骤雨倾盆,迅疾而来,袭扰全村(寨)村民。

  “二哥,赶快来救我们5个孩子,雨太大了,满屋都是泥水,出不去啦!”来自过瓦村新寨组李富海向过瓦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李付江拨打求助电话。

  险情就是命令!李付江不顾身体病痛,一边电话通知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分组带队挨家挨户组织营救工作,一边和家属携带着雨具、照明工具向求助村民奔袭而去。

  暴雨黑夜里,李付江带着爱人把求助者李富海一家人相序救出并输送到安全地带后,一次又一次挨家挨户通知并组织村民向安全区域转移。转移途中,李付江猛然间想起网格登记在册的81岁耄耋老人王明珍独自在家。不由分说,奔跑而去,不知摔了多少跟头,到了老人的家后,无论怎么喊无人应答,喊不应打不开,情急之下用脚也踹不开门,最后与隔壁邻居安胜国夫妇一起把门撞开后,背着王明珍老人转向安全的邻居家进行安置。事后,王明珍老人心有余悸地说道:当时积水已漫到脖子处,如不是李支书及时撞门救我出去,我怕是活不过来了。

  6月2日凌晨3时40分,李付江带领村干部把全村(寨)民安全转移到安全地段,并清查统计人员情况,未发生人员伤亡情况。李付江及村干部卸下心里包袱,拖着疲惫的身体当即累坐在地上。

  6月2日拂晓4时许,山洪暴风雨也逐渐减弱,村民得以安置妥当,李付江安排村干部各自回家暂缓休息后,分步就班开展灾情房屋及农作物统计工作,逐步向上级党委政府汇报过瓦村受灾情况。

  据过瓦村人介绍,而当地具有名望的彝族领头人张玉友,则组织村民在家开展排查险情及巡查道路清理路障,自发组织的自救工作,如荼如火拉开帷幕。

  排忧解难,彝村人不等不靠“自救”

  灾情发生后,过瓦村受灾最为严重的是新寨组和青杠林组,两组间距2.5公里,致使泥石流阻断道路交通,水源塌陷严重缺水,电杆拦腰折断停电,房屋内外开裂受损,田地农作物遭受冰雹受损严重。由于山洪泥石流堆积道路受阻导致信号中断,在外界无援的同时,为不给政府增添麻烦,过瓦村的新寨组和青杠林组的两组彝民开展自救工作。

  “山洪、风雨、困难、挫折,没有一个可以压弯我们中华民族的过瓦脊梁。”6月4日,这是在过瓦村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抢险自救现场时,采访彝族人发自内心的铮铮彝语。

  23户彝族村民中,随处都是受灾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忙着善后的身影,疏通槽沟清理碎石淤泥、搬运粮食整理受损物品。

  “我今年50多岁,第一次遇到这么强大的山洪泥石流,应该是父辈们也没有遇到的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新寨组村民罗志学说。

  在青杠林组了解到,今年76岁的龙明芬,是一名老党员,这次山洪冲垮了两旁坡度30米长的道路,导致多处房屋受损严重和墙体大面积裂缝,危害到20余户70多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过瓦村无人员伤亡,受灾房屋39户,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710亩。由于新寨组和青杠林组灾情特别严重,关寨镇政府责令国土、农业、电力等部门,深入村寨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责令过瓦村委会做好安抚及统计工作,及时上报。

  保护非遗,彝家人不遗余力救助

  行至过瓦村青杠林组转弯处,望眼一栋三层楼宇里的村民,有的用推车向外清理碎石泥沙,搬运硕大的酒缸,随着彝族传承人张玉友从房屋整理出特色民族服装以及根雕艺术品。一件件民间艺术品、一条条民族服装服饰、一坛坛彝蒙醉等民族精品,从泥浆中小心翼翼的清理出来,看着让人心疼的“民族瑰宝”。

  在二楼三楼的展厅里,罗列着原生态的根雕技艺,展示着艺术精品,有原生态的飞禽走兽“孔雀开屏”“蜥蜴交配”“恐龙”;动物王国里的“母猴王”“犀牛望月”“天马行空”;西方“达摩祖师”、孔子“孔圣人”“飞天侍女”等民族非遗传承作品,张玉友一边介绍艺术作品,一边喃喃自语:“谁来救助濒危非遗,传承民族文化艺术。”

  张玉友是中国民间艺人根雕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彝族“彝蒙醉”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面对一件件“非遗”民族精品时,张玉友心情沉重地介绍,彝蒙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500年传承记忆的民族品牌。彝蒙醉所需的野生名贵中草药一两百种全部被山洪冲走了,这些中草药很难寻找,甚至需要等几十年轮回才能够挖采到,太可惜啦!不是随随便便去一个山上都有,是要根据季节气候挖采摘的这个时间节点,采摘时机都很讲究,选择在早晨有露珠的方位,错过时节再难找到,就会枯竭。张玉友深情地解说:要等这些珍贵药材晒干了以后按照秘方配制,两年要酿制一次才能生产出非遗“彝蒙醉”。

  二十多年前在民族技艺和民族文化即将要遗失时,陈天美带领着过瓦村的彝族妇女同胞,日以继夜地传承着彝族刺绣服饰技艺,传播彝族的歌舞文化,用一针一线刺绣出来彝族服饰。这场水灾在一夜之间毁了很多民族精品,她作为民族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传承人,带领着30多名徒弟(绣娘)不分昼夜,积极抢救“民族瑰宝”。

  陈天美双眼红肿地说道,几十年来,我们绣娘们辛辛苦苦传承着民族文化、世俗文化、刺绣文化、服饰文化。

  如今家园被毁,多年心血付之东流,绣娘们边整理绣服边擦拭眼泪,在陈天美的带领下,30多人的歌舞文化演出团队在这次受灾时参与自救工作。绣娘们纷纷表示,不论付出多大的心血,一定要再次组建彝族妇女们的“非遗家园”,为民族文化事业添砖加瓦,巩固绣娘家庭收入。

  与此同时,张玉友组织带领村民积极参与搜救工作,他们一群一队沿着河岸搜寻几十公里,从污泥里把一件一件的彝族服装(饰)捡回家,再把清洗好的服饰还给她们,这是绣娘们半辈子的心血。

  “救助防止灾难再次发生,拯救民族文化,是让传承艺人得到保障,让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和重视。”贵州省彝学会副秘书长、六盘水市彝学会副会长张林获悉灾情后,赶赴现场参与搜救工作时说,当务之急,要及时做好抢救补救工作,主动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情况,向社会各界发起《抢救非遗,就是拯救民族文化和文物保护》倡议书,拯救民族文化,抢救非遗瑰宝,是璀璨文明的善举,为中华民族兴旺贡献力量。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动态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