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多措并举推动非遗保护传承
牡丹江市开展非遗传承人小分队走进基层传承展示活动
牡丹江市剪纸传承人在海林市文化馆传授剪纸技艺
本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3月26日,黑龙江省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满族刺绣国家级传承人孙艳玲的徒弟蒋丽娜来到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为该校学生传授技艺。据了解,该公司与牡丹江市内6所中小学及职教中心、师范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几年共派出百余名传承人,为合作学校进行了3000多个课时的免费培训,使学生对满族刺绣有了全方位的认知和了解。
牡丹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惠金山说,近年来,牡丹江市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传承理念,以开展非遗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建立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为重点,以实现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为目的,全面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据了解,牡丹江市成立了由文广旅局牵头,市财政局、市民宗局、市商务局等9家单位组成的非遗保护联席委员会,具体领导和协调全市的非遗工作;聘请了27位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组成非遗专家委员会,这些专家全程参与全市非遗项目的普查、审核、立项、申报和研究工作。经过科学论证,牡丹江将非遗优势资源项目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八大类别,为非遗普查、申报、保护确立了方向,找到了路径。
根据这些非遗优势资源项目的索引,牡丹江市进行了一次全面非遗普查,共普查出338个非遗项目,并先后邀请专家组成员对这些项目进行审核评估,至今已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省级非遗名录64项、市级非遗名录203项。
被列为非遗优势资源项目的牡丹江镜泊湖冬捕,每年吸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冬捕前,有宁安市卧龙乡满族大秧歌、八角鼓、太平鼓等表演进行暖场,传统的萨满祭湖和壮士出征仪式随后举行,使渔猎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牡丹江市是朝鲜族聚居区,然而,朝鲜族舞蹈过去只在朝鲜族举办大型活动时表演。自列为非遗优势资源项目后,朝鲜族舞蹈传承人在当地举办培训班,传承人队伍扩大到近千人,组成的表演团队走进校园、社区、农村进行展演,提升了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牡丹江市还在非遗项目的利用上做文章。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为依托,牡丹江市的满族旗袍产业链已经逐步形成。还有一些项目也成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创作素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牡丹江市非遗保护工作整体呈现出表现形式独特和传承传习普遍的特点。”牡丹江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于志勇说,在牡丹江,满族萨满祭祀在宁安市一带流传甚广,以“满族刺绣”为代表的满族美术得到有效保护,宁安的满绣、林口的蚕翼绣等通过产业化得到活态传承,以朝鲜族花甲礼为代表的民族礼俗还成为一种新的道德引领方式……市民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在牡丹江基本形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牡丹江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保护利用工作缺乏宏观规划、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非遗工作管理和创新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惠金山表示,下一步牡丹江市将在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强化非遗工作传承保护体系建设、促进非遗工作社会化发展等方面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