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录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名录  
瑶族服饰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1-08 20:14:25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刘满衡 点击: 评论:0

 

湖南常宁瑶族

湖南隆回花瑶

    人类服装具体起源何时,恐怕难以准确考证,但是人类的童年从蒙昧时代进入早期文明,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衍变了生活方式,劳动成了主要的生存手段和过程,人类又在实践中掌握了耕织技能,于是服装在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中排在了首位。劳动和生活的基本需求验证了服装最早源于使用功能。

    瑶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着丰富审美情趣的民族。古代一直就有盘瓠后人“好五色斑衣”的说法,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瑶族服饰分有头饰、胸饰、背被、腰饰、绑腿,还有精美的银饰佩挂(银簪、耳环、项圈、银锁、银牌、银珠、手镯……),喜欢红、黑、蓝、绿、白等颜色。在服饰中最为精美的部分莫过于锦绣,无论衣、褂、襟、裙、头帕还是腰带、挎包(锦袋),都刺绣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锦绣图案不仅有花、鸟、鱼、虫,还有生肖动物,日、月、星、云……有的还记载了本民族的历史、人物。锦绣、花边图案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美丽天然,别具神韵。


   二

    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的共性,也是瑶族人民的天性。艳丽的服饰是瑶族的一种特殊文化语言,其头饰又是瑶族服饰中最具个性的组成之一。

    头饰:头颅是人类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攻击的重要部位。而头饰(帽子、头盔)最初是狩猎时的伪装或因战斗需要而用于保护头颅的,以后才起抵御风寒的功能作用。随着族群出现等级分化后,又多了一种身份的识别象征。但对女性而言,更主要的还是成为美的装饰。

    瑶族男性的头饰一般多用黑色头巾缠头,也有用红色或白色长带包头的,头巾一般长六尺、宽一尺,两端绣有花边图案,两头编留长?[,图案正好露在包头扎口上。男性的包头大致有人字缝包头、大轮盘包头、缠裹平头包等;广东连南瑶族男性喜欢用红色长巾盘头,有的还插上一两根野鸡翎毛,以显英雄豪气。

    瑶族女性的头饰多姿多彩。少女时期,一般都不包头或是仅用平头方帕包头,节庆时日佩挂银铃和红色绣球,显得天真活泼;十五六岁开始蓄发椎髻;有的地区瑶族妇女还盘缠双髻,然后用蜂蜡凝封,再蒙上头巾,半月洗一次头,用微火将蜡烤融,洗理头发后再封扎;姑娘时期和中年以前,女性的打扮开始讲究,地域不同,形姿多样,但都很艳丽夸张。姑娘时期的头饰有:翘角锥尖包头、倒钵状大包头、圆桶形大包头、螺形锥包头、方帕顶板包头等等,还佩挂有玻璃彩珠链或银牌、银铃、银链等银饰,头帕、头巾都绣有精美图案,千姿百态,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衣饰与锦绣:瑶家姑娘天性爱美,衣饰是她们展示聪明才华、情趣品位和心灵手巧的载体,也是瑶家女性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寄托。所有的瑶族服饰最精彩的部分就是锦绣。衣服的领口、袖口、襟边、裙边、裤脚、头巾、头帕、挎包,都绣有花边图案,美艳不俗,怎么看都好看。有的支系除了胸前穿戴有绣花方襟外,背上还缝有方形刺绣背被,绣工精致。韶关乳源一带的瑶族就保留了这一服饰。据说有的瑶族支系是因为举族迁徙时,为防走失而留下的标识,也有说是远古战时分兵列队的标识。不过遗传至今,已是纯粹的服饰标志了。

    腰带:腰带是瑶族男女都喜欢穿戴的饰物。首先是扎在腰上走山路挑担子有劲,平时出门走亲戚精神喜气,有时还可以包裹捆绑东西当工具用。尤其女性更是注重其装饰打扮作用,节日喜庆活动穿盛装时都要扎上二、三根绣花腰带,从背影看去,潇洒招摇,这恐怕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遗风吧。

    绑腿:绑腿是瑶族男女的服饰组成部分,形式大同小异,只是布料、花边质地有所区别,劳作和休闲时亦有不同。瑶民多生活在山区丛林,打绑腿劳作方便,走山路腿有劲,同时还可以避虫蛇叮咬,防荆棘缠绊。早期的瑶民冬夏多穿长衣短裤;天冷了,打绑腿,围围裙;夏秋一般都是赤脚或穿草鞋,冬天在家穿船形绣花鞋。不过,现在很多地区多用仿绑腿长袜代替了,还有的已穿长裤不打绑腿了。

    佩物:从古代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瑶族男性除头饰、发髻外,出门还佩戴猎枪、砍刀、锦袋,腰挂装火药的牛角或葫芦,显得威猛、强悍、勇敢。女性的佩挂多为银饰、珠玉或古铜钱,除审美意义外,还代表一种富贵。

    瑶族服饰一般都有便装和盛装之分。平时和劳动时着便装。男装多长衫短筒裤,女性平时穿绿色、蓝色或青色斜襟衫,下穿黑裤,出门扎围裙,少带佩饰。节日和喜庆活动多着盛装,尤其女性,打扮鲜艳靓丽,头饰、胸饰、腰饰都是披锦戴银,衣着服饰非常讲究。据说有的支系婚嫁盛装十分丰富,新衣刺绣倾注了姑娘多年的心血,一针一线都化作精美艳丽的图案,全身的女红寄托了新娘的美好心愿。有的地区,新婚蜜月后,新娘就把盛装收藏起来,一直到辞世时再穿上“驾鹤仙去”。

    瑶族服饰还与人们的年龄、家庭身份、社会角色有直接关系。人的一生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等不同阶段,服饰也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儿童少年时代,服饰比较简单,色彩单调,节假日也只戴头饰、项圈;青年人的服饰讲究明快艳丽,尤其姑娘打扮夸张,满身刺绣银饰佩挂,招人惹眼、风情种种;中年人开始转朴素清淡色调,风格也稳重大方;老年更为平淡简朴。尤其人到中年,身上佩戴的银饰也渐渐减少。这些银饰此时收藏起来,以留传给下一代。


   三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是农耕文明留下来的经典文化形态,是远古时期生产方式繁衍而来的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古代男耕女织升华出来的一种农家乐的产物,亦是数千年流传沿袭下来的风土习俗中洋溢神韵的个性语言。她和与众不同的民族语言、歌舞、风俗一样,丰满地代表着民族的文化形象。

    男耕女织,瓜田李下,欢庆丰年,载歌载舞,自古以来都是田园牧歌、小康社会的图景。可是,随着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传统悠久的农耕文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边远山区刀耕火种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接近历史的尾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瑶家山乡村寨的织布机已经停了下来,便宜的成衣和其他日用商品源源不断地送进了深山。80年代后期,公路修进了山乡村寨,现代文明强烈地影响着广大的瑶乡,许多的瑶族青年男女已经疏淡了自己的民族服饰,从头到脚换上了汉装。90年代以来,大量的年轻人离开了山乡村寨,涌进城市,成了“打工族”,他们已经不再眷恋自己的故土,即使边远的深山老寨也是如此。“女红”也已不再是姑娘们比试心灵手巧的农家乐趣了。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有幸在湘南的瑶乡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时,封闭的瑶乡还保留着古朴原始的民风,瑶家男女们都还穿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尽管妇女们已经放弃了纺纱织布的劳作,农闲时,却也还是三五成群地坐在门前做点“女红”,唱唱山歌。几年后重访瑶山,公路修进了大山,现代文明之风吹进了山寨,富有个性的民族服饰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除了4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男女从发式、头饰到服饰全部换上了汉装。我问他们为什么换装,他们说,本民族的头饰、服饰打理和穿戴起来,繁琐麻烦,费时费事,汉装穿起来方便,买来就穿,坏了再买,比自己织、纺、缝做要省事简单多了,而且也便宜……

    这几年,笔者多在云、贵、川、湘南、粤北、广西的民族村寨走访,除了云南、贵北、川西边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尚保存民族服饰和浓郁的风情外,湘南的郴州、常宁、祁阳、宁远、江华、江永等县、市的瑶族老百姓,基本不穿本民族的服装了。桂东的贺州、富川、恭城、荔浦、金秀等县,除边远山寨的老人还保留一点民族服饰外,年轻一代都着汉装。有的民族自治县几乎看不到穿民族服饰的人了。


  四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除了民族服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连歌舞、习俗也在淡出社会生活。大量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有的常年不归,不少地区村寨节庆活动因缺少年轻人的参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和活力。如果民众与自己的文化生活日渐疏远,如果一代人对自己的民族情感日趋淡薄,如果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漠视民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传统的民族文化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之间相关联的历史文化血脉就会断裂。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不应是民族服饰消亡的理由。但民族服饰如何适应现代化和现代文明发展的浪潮、民族服饰如何传承与变革以及民族服饰的设计创新和着装的鼓励政策等,也都应引起民族地区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服饰、民居、习俗、民间歌舞都是民族文化的基本要素和人文原生态,是根植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是与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渊源和情感有着不可割裂的天然联系。广大的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繁衍和发展啊。   

 

■ 相关链接

    瑶族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因为频繁的战乱,有过多次的大规模举族迁徙,现在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江西等省(区),不同的支系他称有几十种之多,分布广泛,以山居为主,生产方式以山地林业、农耕为主,也有部分平地农耕瑶民。生产、生活方式和节庆习俗大同小异。服饰因地域不同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各具特色。因服饰个性而得名的就有“红瑶”“花瑶”“黑裤瑶”“白裤瑶”“蓝靛瑶”“花蓝瑶”“顶板瑶”等等。

(来源: www.ccdy.cn   作者:刘满衡)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名录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