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出来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像月亮天上走,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这是50年代广泛流传于全国的弥渡山歌《小河淌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它使弥渡闻名于世。不仅如此,弥渡花灯《十大姐》、《绣荷包》同时享誉全国。
花灯又叫“跳花灯”,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流行于云南、贵州两省及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过去上元节时,人们载歌载舞“闹元宵”,男女手持巾、扇双双起舞,踏歌和乐,称为“跳花灯”。近现代花灯不止限于歌舞形式,并已发展成为一种剧种。演出时,手持折扇和手帕,灵活运用各种步伐、手式及耍扇、耍帕的技法,形成清新活泼的艺术特色。
在长期流传中,云南花灯形成以地域划分的九个支系,弥渡花灯在这九个支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弥渡花灯因受白、彝音乐和汉族山歌的影响,拥有许多来自民间独具特色的曲调,如《十大姐就是弥渡山区的民歌。与其他地方的花灯一样,广场花灯表演是弥渡花灯在乡镇年节中传统的表演形式。一般在广场街头演出,分小唱和大唱两类。小唱又称小场,是各种花灯歌舞和小调演唱的统称 ,表演时间较短,唱段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常穿插在大唱节目的空隙中表演。小唱所用 的曲调称为“小调”,其数量丰富,经常演唱的有《十大姐》、《绣香袋》、《双采花》、 《采茶调》、《拜年调》。"小调"也是大唱曲调的基础。大唱分为花鼓和折子两种。花鼓的故事情节简单,主要以人物的歌舞来表演,节目有《凤阳花鼓》、《城门花鼓》等10多个。折子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但歌舞成分很浓,表演时间一般比小唱和花鼓长得多。登场人物一般2~3人,题材十分贴近现实生活,服装、道具、化妆都很简便,富于生活化。过去,花灯长期停留在民间社伙活动的形态,50年代才逐渐搬上舞台,发展为较成熟的艺术。1956年弥渡县花灯剧团成立以来,创作演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剧目,如反映彝族民族英雄李文学的历史剧《彝汉情》、中小型现代花灯剧《彩虹》、《男子汉》,以及移植 剧目《李双双》、《徐九经升官记》等,这极大地促进了弥渡花灯艺术的发展。
在弥渡流传着一句俗语:“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尽管花灯已走上了舞台,但弥渡花灯的根仍然深深地扎在民间。花灯演唱活动几乎遍及弥渡城乡,其中以人口集中的坝区、西南部的密祉和南部山区的牛街为主要流行区。密祉乡,距县城南约20公里。每年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密祉灯会。届时密祉万人空巷,演员达四五千人,耍龙达40多条,盛况 空前,至今不衰,反映了弥渡花灯的娱乐性和群众性。
(来源:云南日报网)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