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里西,阿西里西,大家快来做游戏……”伴随着欢快悦耳的彝族儿歌《阿西里西》,5月17日,贵州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在学校博物馆拉开序幕。
活动现场。王建建摄
本次宣讲活动以“籽籽同心石榴红 黔山秀水民族情”为主题,切实发挥学校统一战线“同心”育人作用,深入推进“理论宣传二人讲”工作,积极开展统一战线知识进校园工作,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活动现场。王建建摄
宣讲活动以“故事讲述+理论阐释”的形式开展,通过学生“摆故事”,老师专家“讲道理”,引导广大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活动现场,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小学三(1)班王愉清同学为大家讲述一位苗家幸福小女孩阿娜娇的故事。跟她的妈妈相比,阿娜娇上学再也不用天没亮就起床、提着口粮、拿着手电筒,走几公里山路求学。如今,寨子里有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宽敞明亮的校舍,还有老师带来的山外故事。故事里有高耸入云的雪山、无边的草原、辽阔的海洋以及浩瀚的宇宙……
活动现场。王建建摄
“2021年,贵州提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我们要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才有了更多像阿娜娇这样幸福的孩子。”贵师大附小钟倩老师说。
贵师大附小二(8)班的王子瑄同学带来了贵州海拔最高小学——海嘎小学的故事。海嘎小学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曾是贵州海拔最高的贫困村。十几年前,海嘎小学曾面临停办的窘境,学校里只有1个老师8个学生。如今,这里书声琅琅,孩子们在教师顾亚带领下,组建了自己的摇滚乐队。2023年央视网络春晚,海嘎乐队以一首《倔强》惊艳全场,走进全国大众视野。
活动现场。王建建摄
“在这一群朝气蓬勃的乐队中,既有彝族的小朋友,也有我们汉族的小朋友。”钟倩老师说,我们贵师大附小的孩子们也来自不同民族,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愉快成长。
贵师大附小一(3)班杨怡乐小朋友带大家走进革命先烈邓恩铭的家乡黔南州荔波县,看到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带来的喜人变化。水族马尾绣是一门传承上千年的技艺,是水族独门手工刺绣绝活。如今,各村寨的绣娘凭借马尾绣这门手艺,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致富梦。
“一面采用马尾绣工艺绣制的党旗,是绣娘妈妈们对党的无限深情和爱意。正因为有了党对民族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钟倩老师说。
活动现场。摄杨佳摄
主题宣讲后,学校有关专家学者、“理论宣传二人讲”宣讲队代表,围绕宣讲主题开展集体备课、理论研讨。据介绍,为推动“理论宣传二人讲”工作走深走实,今年贵州师范大学围绕“总体要求、宣讲重点、宣讲安排、工作要求”四个方面制定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学校宣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专家学者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及先进典型实践经验丰富、联系群众紧密等优势,精心组建7支校级示范宣讲队,27支基层党委(党总支)宣讲队。宣讲队紧扣广大师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师生实际需求巧妙对接,用师生能听懂,可接受的话语,开展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思轩)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