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探访贵州山区食用菌“超级工厂”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2-24 10:12:06 来源:新华网 作者:汪军、李凡 点击: 评论:0

  新华社贵阳2月22日电(记者汪军、李凡)“过小年的时候,订单就已经排到正月初五。现在吃菌菇的客人非常多,店里每天进货150多斤,比去年同期多三分之一。”贵阳市一家特色餐饮店老板孙德昕说。

  杏鲍菇、小香菇、白玉菇……低热量、高营养的各类菌菇,逐渐成为大众餐桌上的“常客”。孙德昕介绍,过年期间他家的菌菇绝大多数来自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这是2月6日拍摄的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文玄博 摄)

  记者近日来到道真县的食用菌“超级工厂”一探究竟。在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厂,流水线上的菌棒一批接一批装袋后送进培育房,采收工人熟练摘下白嫩肥厚的杏鲍菇,打包工人将鲜菇分包后装入冷藏车。

  “每天,这里有20多辆运输车源源不断向20多个省区市以及越南等地送上来自贵州大山的‘鲜货’。”公司生产负责人肖伟盛介绍,公司2017年在道真县建设一期工厂,次年投运,主要生产杏鲍菇,每年可产5.5万吨,是西南地区杏鲍菇生产产能最大的单体工厂之一。

  记者在培养车间看到,一排排杏鲍菇菌包整齐排列,恒温培养。它们正进入食用菌生长的关键期,需要保持菌丝洁白,颜色不能发黑,工作人员需随时监测菌包的生长环境。

  这是2月2日拍摄的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厂的食用菌培养车间。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

  为提升工厂食用菌产能,道真县从县级层面成立食用菌研发中心,并长期派驻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该公司在当地政府部门支持下,成立40人左右的技术研发团队,致力研究提升食用菌质量和产量等课题。

  道真县农业农村局食用菌专家万晓芹是该团队的技术指导人员之一。万晓芹介绍,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公司将杏鲍菇的出菇时间压缩了4天,每个菌棒的产能从2018年的0.9斤左右提升至目前的1.3斤,生产效益大大提升。

  目前,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厂生产的食用菌产值达2.7亿元,带动超过800人就近就业。肖伟盛说,公司看好道真县辐射西南地区市场的区位条件,目前正加紧建设二期工程,主要生产鹿茸菇、蛹虫草等食用菌。

  工人在贵州贵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厂内采摘杏鲍菇(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

  除了依托大型企业进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外,道真县还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带动当地农村地区发展食用菌产业,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赋能。

  春节期间,道真县玉溪镇城关村菇农韩红军每天都要到他的香菇基地查看生长情况。他种香菇已有4年时间,每年采收五六茬鲜菇,直接由当地的食用菌龙头企业收购,一年可获10万元左右收益。

  依托食用菌产业,目前道真县共建有10个高标准食用菌产业园区、27个蘑菇农庄,2023年生产各类食用菌超1.5亿棒,产值超6亿元,带动6000多户农户持续增收。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