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山桐子产业发展观察丨从林间到餐桌——“树上油库”点绿成金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2-29 14:48:10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鲁媛 点击: 评论:0

  春天的故事,是动人的故事。

  暖阳洒向大地,沉睡的土地焕发出蓬勃生机。

  山桐子树绿荫浓,春日花开香满空。当2.7万亩山桐子被阳光唤醒,六盘水做精一枚果,延长“一条链”特色发展路径注入春的活力。从磅礴乌蒙中跃起,山桐子产业成为“凉都三宝”之后的又一特色产业,六盘水“一煤独大”的格局奋力转型“多点共进”。

  一颗果,如何挥袂生风,一条链,如何添绿生金?

  2022年初,看着地里怎么也长不高的树苗,丁韬犯了愁,“成活率怎么才能提高?雌雄配比又该如何配置?”眼看着公司种下的大片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山桐子这条产业路到底行不行得通,在丁韬心里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他没想到,七百多个日夜的朝乾夕惕,一个生机迸发的产业图景渐次开启……

  2022年10月印发的《贵州省山桐子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将六盘水市列为山桐子产业核心发展区,《六盘水市山桐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又将水城区列为山桐子产业核心发展区,锚定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凉都大地,发展山桐子产业“进”的动能加速集聚。

  为促进山桐子产业发展,2022年12月,水城宏源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贵州桐源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2022年初起,我们便开始在石漠化区域发展山桐子种植产业。”贵州水城宏源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丁韬坦言,种植过程可谓“两眼一抹黑”。

山桐子产业发展观察丨从林间到餐桌——“树上油库”点绿成金

  长势良好的山桐子树苗。

  而中国科学院定点帮扶六盘水市水城区挂职副区长田弋夫的“牵线搭桥”让公司重燃了希望。2022年8月,中国科学院组织考察组前往水城区,对怎样培育山桐子苗木,如何进行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雌雄配比等技术进行讲解培训……

  绿叶茵茵、红果满枝。郁郁葱葱林木为山林增添了道道生机,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一条明路”,80%的成活率让团队感慨科技赋能助力产业跑出“加速度”的同时,更坚定了他们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决心。

  山桐子速生高产、出油率高,平均亩产食用油为200公斤,是油茶的4倍、核桃的3倍、油橄榄的1.5倍,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旅游多重价值。“种”的问题不断完善,“榨”的问题又摆在团队面前。

山桐子产业发展观察丨从林间到餐桌——“树上油库”点绿成金

  山桐子果实。

  2022年10月,一百余斤野生山桐子被送往贵阳学院进行成分分析,“山桐子油富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三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量高达65%以上的亚油酸,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看着检测报告,团队打心眼里高兴。

  山桐子的高价值给了公司十足的底气,也促成了贵阳学院与公司的再次牵手。“2023年底公司从水城区收购一万多斤鲜果,依托贵阳学院全省首家独创榨油工艺,在去色、去涩的基础上,成功提纯了500余斤山桐子精炼油,这是公司首次将野生山桐子成功提炼出食用油,也迈出了六盘水探索推广山桐子油的第一步。”水城宏源实业集团高质量发展部部长郑德燕满满信心。

  山桐子树绿荫浓,春日花开香满空。夏来果实累累挂,秋至叶落满地红。截至2023年底,六盘水市已发展山桐子产业基地2.7万亩,建成山桐子示范基地2个,建成省级保障性苗圃3个,完成山桐子育苗600亩,预计产苗1200万株。

山桐子产业发展观察丨从林间到餐桌——“树上油库”点绿成金

  从50%到80%,从一百余斤到一万多斤,从“两眼一抹黑”到满怀信心,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加快推进山桐子油、山桐子饼粕、山桐子生物柴油等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推进山桐子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水城区“中国·野生山桐子之乡”称号逐绿而上,六盘水山桐子全产业链条攀新向高。

  乌蒙叠嶂,物华天宝,在这片山林中,山桐子树静静生长,与大地、阳光、雨露共同编织着生命的传奇,慢慢讲述一颗果实如何从林间到餐桌,点绿成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