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黔西南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西南频道  
敖凤琼:“饵块粑+剪粉”串链乡村美食文化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1-22 17:31:51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吴古昌 点击: 评论:0

  随着2024年春节的临近,在兴义市黄草街道办向阳路二巷锦峰大厦35号一间安龙剪粉店,饵块粑销售日渐旺起来,传统安龙县熟米饵块粑特色美食对市场需求量大,天天都有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购买安龙熟米饵块粑,倍受消费者喜爱,销售饵块粑的人竞是这间安龙剪粉店老板敖凤琼。

  敖凤琼凭借这间有限面积门面店,做起“饵块粑+剪粉”特色美

  食产业生意,生产的饵块粑和剪粉都是采取“传统手工艺+现代机器加工”相结合的方式,精制加工生产饵块粑和剪粉特色生态食品,无任何色素、防腐剂、添加剂,纯绿色食品,吃起来柔软细嫩,光滑爽口,香气怡然,风味更是独具特色。

  敖凤琼推动一店“产、供、销”一体化市场经营服务,为顾客搭建起稳定“供货+销售”经营渠道,经营的安龙饵块粑和安龙剪粉已成为安龙特色名优小吃,属布依族地方特色食品,是舌尖上的传统美食,都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

城信经营

  饵块粑是安龙的传统美食,选用当地晚米作原料,经过浸泡、搓

  洗、蒸煮等程序,除部分耗时费力的工序已改用机器而外,其它工序都保持着传统的风格,通过机器加工后,便形成热气腾腾的饵块粑,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风味独特。

  敖凤琼经营的安龙“饵块粑”是用安龙特色的本地晚米作原料,饵块粑主要特色在于生态,是种植农户无农药、无化肥种植的特色大米,制作的饵块粑味道香浓,大家都很喜欢吃,属布依族特色食品。

  安龙有“大米之乡”的美誉,其美誉的来历不单是因为这个地方大米的产量高,同时也因为这里出产的大米有区别于其它地方的香味。聪明勤劳的安龙人用当地的大米做成的美食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其中饵块粑属于数一数二的特产美食。

  安龙饵块粑色白脂丰、柔软适口,吃法多样,可加红糖和甜酒与

  饵块粑煮食,柔软细嫩,清香爽口;也可以用肉丝、香肠、牛干巴与

  饵块粑爆炒,滋味纯美;还可以切块放在火上烤吃,光滑爽口,香气怡然,风味独具特色。

  “这家老板卖的饵块粑吃起来柔软细嫩,前几天来她家买的饵块

  粑吃完了,今天特意来买10斤,等吃完了又来买,这家饵块粑是我的首选地。”一位女士“回头客”如是说道。

  敖凤琼正在向“回头客”销售饵块粑

  安龙饵块粑具有颜色油亮剔透、香味浓、结构紧密、质地细腻、韧性好、耐煮、汤香而不稠等特点,如今,“饵块粑”已是安龙的一种特色美食食品,产品远销省内外,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023年12月以来,敖凤琼销售的安龙“饵块粑”是用红壳香晚稻制作的熟米“饵块粑”每斤10元,用优质晚米制作的熟米“饵块粑”每斤4元,采用的大米都是经过浸泡过滤、甄蒸、摊凉,再甄蒸等一系列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化加工技术精制而成,不添加任何香料和色素,保持自然香味,堪称绿色食品中的“佼佼者”,是馈赠走亲访友的极佳礼品。

  春节将至,饵块粑作为春节必备的传统年货,敖凤琼销售的饵粑

  粑作为舌尖上的“年味”年货之一,保障春节期间年货市场供应,深受消费者喜爱,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打造“中国剪粉之乡”品牌

  2017年6月29日,首届国际山地美食节暨金州“三碗粉”美食节之“品安龙剪粉·听安龙故事·赏十里荷花”安龙剪粉节在安龙举行,成为金州“三碗粉”之“凉剪粉”的发源地,这给敖凤琼带来凉剪粉发展勃勃生机。

  黔西南州民族风情浓郁,传统独特美食文化浓厚,大力发展金

  州“三碗粉”产业中的剪粉产业,以安龙剪粉等为特色的风味美食数不胜数,不断丰富剪粉美食文化品牌,为大众休闲消费提供丰富剪粉文化产品,推动剪粉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敖凤琼借助“中国剪粉之乡”这张名片,采取“顾客至上、城信经营、口味佳肴、招徕顾客”的经营理念,做优、做特、做专、做精剪粉行业,她制作的粉皮是凉冷的,并用剪刀“剪”而得名,故称凉剪粉。

  从磨浆到蒸成粉皮,敖凤琼操作十分娴熟,大约只用1小时,待粉皮冷却一会儿后,她将粉皮小心翼翼剥下,剥下的粉皮薄如纸、白如雪、柔韧且筋丝好,不易断裂,用剪刀把粉皮“剪”成小条放入碗中,加入配制好的酸菜、韭菜、葱末、芫荽、豆芽菜、折耳根、酱油、西红柿水、蒜水、酱、酥黄豆、花椒油、鸡精、红油辣椒、盐、醋等调配佐料,顾客用筷子在碗中翻动几下,佐料与剪粉拌好后,柔嫩而顺滑的粉皮伴着鲜美的佐料进入嘴里,吃起来油而不腻,味道非常鲜美可口,这才真正品尝到敖凤琼的凉剪粉。

  敖凤琼正在蒸剪粉

  敖凤琼人工传统制作凉剪粉粉皮洁白剔透、光滑、有韧性,闻起来香而不浓,吃起来油而不腻,味道鲜美爽口。她制作的剪粉有厚粉和薄粉两种,厚粉每斤4元,薄粉每斤5元,小碗每碗6元,还可做成裹卷粉,可就桌用碗吃、也可用纸碗盒装着带走吃,顾客需要什么服务方式,她都能做到,一切为了顾客。

  “从我第一次来吃剪粉时,感觉她做的剪粉好吃,原汁原味的,后来经常来吃她做的剪粉,今天来吃一碗粉,还要称2斤带走。”1月20日,一位经常来吃剪粉的69岁蓸女士称赞着说。

  敖凤琼对光临的顾客像对待自己家的客人一样,还注意不让顾客久等,帮助顾客节约时间。许多像蓸女士这样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到剪粉店来吃粉的大多数都是“回头客”,吃出健康好味道。

  敖凤琼正在小心翼翼剥粉皮

  据安龙剪粉店老板敖凤琼介绍,剪粉大概有6、7种吃法,有的拿剪成块来凉拌吃、有的拿厚粉切成条块来拌凉吃、有的拿烫粉放汤吃、有的拿剪粉拌干吃、有的拿剪粉放油吃、有的吃素剪粉、有的用佐料放在剪粉里做成裹卷粉吃,吃法花样多,其制作和配料各有不同,味道也千变万化,既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又满足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人吃不腻,久吃不烦,舒心养胃。

  敖凤琼是“中国剪粉之乡”的典型代表制作人之一,她秉承自己的传统制作手工艺,推动地方美食向产业文化发展,带动更多安龙人做大做强凉剪粉产业,走出安龙、走出贵州,打响“中国剪粉之乡”这块名片,让县外人吃上凉剪粉,也让更多人吃上她做的凉剪粉,让安龙剪粉飘香四方,让安龙美食文化走出去,唱响安龙剪粉品牌。

  敖凤琼正在用剪刀“剪”凉剪粉

  安龙县借助“中国剪粉之乡”这张名片,以剪粉为媒,以吃粉会友,缔结粉友情谊,把剪粉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剪粉特色小吃示范带动作用,做大剪粉美食文化产业规模,打造剪粉美食与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一体化推进剪粉文化产业链,共同推动剪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敖凤琼架起剪粉“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几乎每天都有人专程预约赶来吃剪粉的,有预约来称斤数的,还有人先预约来把剪粉带到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外吃的,滑过更多人的舌尖,留下安龙的味道,成为周边食客和顾客舌尖美食的品尝首选地,传承剪粉美食文化,手工制作原汁原味安龙剪粉飘香四方,有效实现安龙剪粉走出去,带动一方剪粉美食文化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串起“饵块粑+剪粉”产业链条

  安龙饵块粑、剪粉两种各具特色的美食,美食文化历史悠久,

  以剪粉、饵块粑为代表的山地特色美食,制作功法自古延传至今,无论是加工剪粉所用的大米,还是打饵块粑所用的大米,生产加工的工序流程,均秉承古法工艺,深藏着山地特色美食的“密码”,原汁原味绿色生态经久不变,一味相承。

  安龙的饵块粑和剪粉为当地一绝,敖凤琼借助锦峰大厦35号这间安龙剪粉店,打造“饵块粑+剪粉”品牌效应,架起“线上+线下”销售产业链条,拓宽销路打响品牌,成为技术熟练产业工人,全力打造生态绿色食品。

  敖凤琼与安龙县万萍熟米饵块粑加工厂老板万萍搭建起合伙人,万萍算生产加工安尤饵块粑,敖凤琼算贷销安尤饵块粑,架起“供货+销货”互利双赢格局,共同做大做优安尤饵块粑品牌,以“吃”为消费核心的美食产业链,传播乡土美食文化,以美食带动产业,以产业兴乡村。

  为保证安尤剪粉地方名优小吃原汁原味,所有工序全部是敖凤琼自己亲手操作,亲手熬制红油辣椒,用辣椒和大蒜打成糍粑辣椒,把菜油倒入锅里烧沸腾后,把糍粑辣椒舀在锅里熬制,熬到冒青烟时,加入适量草果、八角、砂仁、生姜、酱等佐料,然后在锅里来回不停搅动,待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辣味醇香,闻到辣味香悖悖时,红油辣椒熬制成功,吃起来味道香而不辣。“红油辣椒是凉剪粉的灵魂”,敖凤琼熬制好红油辣椒笑道说。

  敖凤琼正在熬制红油辣椒

  安龙的饵块粑、剪粉味道奉献给了更多南来北往的食客,安龙

  不但是这道小吃的发祥地,更是一个新兴的小吃产业基地,万亩优质原材料基地已全面开花,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国剪粉之乡”已形成,安龙饵块粑滑过更多人的舌尖,留下安龙的味道,安龙饵块粑、剪粉名优小吃成为全国各地食客和国际友人舌尖上美食的品尝首选地和聚集地。

  以敖凤琼代表的地方产业经纪人,为安尤饵块粑和剪粉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推动乡村特色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乡村产业技能人员增收致富,助推乡村生态绿色美食产业发展。

  1月20日这天,从四面八方赶来吃剪粉、购买饵块粑的顾客络绎不绝,有的专程来吃剪粉、有的专程来购买饵块粑,有的吃了剪粉又购买带走饵块粑,推动形成“饵块粑+剪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敖凤琼着力把安龙美食小吃推向大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助力乡村美食产业振兴。

  敖凤琼经营的饵块粑和剪粉在安龙具有悠久的历史,品赏美食

  的地方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材料品质,用现代工艺与传统加工手工艺相融合制作,敖凤琼已成为行业产业技能能手,每年夏季是剪粉销售旺季,春节前期是饵块粑销售旺季,美食成为游客体验的舌尖魅力,倍受顾客青睐,让食客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尽情领略当地美食文化魅力。

  (吴古昌)

  责编:彭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贵州文化网-黔西南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