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蹲点调研行走进望谟县 望谟:拼在深山苦尽甘来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7-07 11:41:13 来源:贵阳网 作者:周治友 耿敬涛 杨继军 黄黔华 点击: 评论:0

 

  贵阳市农投集团在望谟县大关镇投资建设的养殖场。

  -核心提示

  望谟县山连山。群山之巅,海拔1870多米,全县所有的乡镇、街道,都围绕着它。

  以前的望谟,一度成为贫困的代名词。截至2019年底,望谟尚有2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逾万人。

  身在大山,希望也在大山。

  一段段公路的建成、一片片果园的种植、一个个扶贫车间的开工……脱贫路上,一代又一代与山为伴的望谟人不服输、不认命,不断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在莽莽大山中接续拼搏,不断谱写脱贫攻坚新篇章。

  6月28日至7月2日,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脱贫攻坚走基层·蹲点调研行”第二站走进望谟县,访群众、看产业,观察和记录这里的变化。

  A “飞地经济”飞出“新天地”

  贵州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技术员谭发林将一条中华鲟放入水池。

  乐旺镇的集镇所在,有一块难得的坝子。清澈的乐旺河,从高山环绕的坝子蜿蜒穿过。坝子上游,一部分河水被引入新建成的生态渔场。适宜在清洁、相对恒定水温中生长的中华鲟,处于最上游的池子。两个月前投放的中华鲟,个头长了将近一半。

  池子边,谭发林一边打捞水面上漂浮的些许杂物,一边跟身边的同事聊天:“照这个样子,这批鱼今年上市没问题。”

  谭发林是贵阳市农投集团下属贵州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的技术员。今年春节刚过,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被派到乐旺镇,负责照料渔场投下的第一批鱼苗。

  这个生态渔业养殖场,是一个扶贫项目,由贵州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按照规划,占地70多亩的渔场年产400吨商品鱼,产生约1040万元的效益,并能带动50人脱贫。

  这个位于乐旺镇乐旺村的渔场,跟相距十几公里的坡头村关系密切。

  更为偏远的坡头村,是国务院2019年挂牌督战的贫困村。这个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的村子,面积16.95平方公里,总人口271户1354人。这几年,坡头村获得了多笔扶贫发展资金。但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很难找到一块适合发展产业的土地。

  “最主要的是,几百万元资金如果用来在坡头村发展产业,可能连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够。”坡头村第一书记罗专说,贸然投钱,不但起不到扶贫作用,还会造成资金浪费。

  怎么办?这时候,贵州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决定在乐旺镇发展生态养鱼。于是,经过县、镇两级研究和牵线搭桥,确定让坡头村将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注入生态渔业项目,每年按7%的比例进行分红。

  此外,坡头村还与乐旺镇懂木村、新华村合作,各投资150万元,在乐旺村租了一块荒地,共建一座小型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发电697.5千瓦。“按现在的上网电价,坡头村每年可以分到11.8万元的电费收益。”罗专说,村集体有了这笔钱,可以支付新开发的保洁、宣传、治保、护林等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工资。

  这种被称为“飞地经济”的扶贫模式,在乐旺镇乃至望谟县,被运用到多个领域。在黔西南自治州义龙新区,为了帮助从大山里搬去的贫困户就业,望谟县也采取了“飞地经济”扶贫模式,与所在地合作发展菌菇产业,吸纳易地扶贫安置户。

  同为国务院挂牌督战村之一的乐旺镇新华村,也是“飞地经济”扶贫模式的受益者。新华村经县、镇牵线搭桥,将2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投向位于大观镇的标准化蛋鸡养殖、养猪项目。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新华村党支部书记姚秀福说,“飞地经济”模式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干大项目,保证了产业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也有了更多的保值、增值空间。

   B菌菇产业托起“新希望”

  长田村村民陆国荣在木耳种植基地打工。

  望谟县城40公里外,海拔1780多米的打易镇长田村,是贵阳市云岩区帮扶的村庄。不过,长田村外出谋生的人员已超过50%,留在家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

  7月初,望谟县城气温高达35度,但长田村正午时分的气温也只有20多度。这样的气候条件,还有茂密的植被,适合菌类生长。尤其是8月,价格昂贵的野生菌——鸡枞菌(又名“伞把菇”)破土而出时,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人到村里来买。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菌菇产业成为长田村的新产业之一。在一个名叫石牛沟的地方,500亩木耳即将采摘。只要不下雨,来自马应组的村民陆国荣,都要跟其他村民轮流背着喷雾器,来回给木耳喷雾,保持空气湿度。这个工作,长田村每天约有30人在做,每人每天工资是100元。

  菌菇种植为长田村村民提供了就业、学习技术、开办“家庭菌场”的机会。碑坳组61岁的韦天佑,在孩子们外出、老伴到镇上去陪孙读书后,全家只有他一人在家。不久前,长田村第一书记陈星找到他,问是否愿意利用家里空置的房间种菌,“合作社免费提供菌种、技术,并且包销。”

  跟长田村绝大多数外出谋生者一样,韦天佑早年外出,在大城市的郊外承包土地,种蔬菜供应城市。对于种植,他的接受力较强,但在家里种菌,还是第一次,他觉得很好奇,愿意一试。“家里那么多房间都空着,要真像陈星说的那样,我坐在家里也能挣钱。”韦天佑说。

  于是,韦天佑领取了100多个菌棒,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在二楼空置的客厅、卧室里,堆出约10平方米的土堆,埋下菌种,每天喷水两次。

  整个长田村,同时领取菌种的人家有120户,共计播种菌种2.8万棒。

  一朵朵黑皮鸡枞菌从土里冒出后,韦天佑高兴得像个孩子,他赶紧打电话给陈星,还有合作社的负责人,“没想到,家里真能种出菌子!”

  此后,合作社每天都派人上门,收走韦天佑及其他村民家采摘的黑皮鸡枞,批发给邮政旗下的电商平台,装入保鲜箱包,当天发往贵阳等地。

  现在,韦天佑已采摘过3次菌子,共向合作社交售黑皮鸡枞近30斤,每斤20元。按技术规范,只要管理到位,他这批黑皮鸡枞至少还能采一个月,预计采菌70多斤。

  初次尝到“家庭菌场”的甜头,韦天佑动了心思。“除了黑皮鸡枞,我还想在家种冻菌,把所有的空房间,还有屋顶、自家林地,都种上菌子。”韦天佑说。

  发展菌菇产业只是长田村的扶贫项目之一。在长田村,贵阳市云岩区还资助了100万元,帮助村里发展李子、生态养鱼等产业。

  此外,长田村采取返乡青年创业+产业扶贫资金入股方式建设的桶装水厂也于去年投产,今年上半年毛收入就有80多万元。

  C返乡村民有了“新机遇”

  大观镇大塘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山村。

  望谟县60万羽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就建在与村子隔着一个山峰的坝子中。该项目分两期建设,预计投资1.9亿元,目前一期已有两个车间投产,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现在,杨思录和妻子都在养殖场工作。为抚育三个孩子,杨思录夫妇很早就进了城,在县城做零工,并陪孩子们上学。三年前,两个女儿同时考上大学。儿子高考失利后不愿给父母再添压力,选择了学修车技术。

  即便如此,夫妻俩的压力还是很大。“两个女儿很节约,但每人每月的生活费也是笔不小的支出。”杨思录说。他和妻子打算鼓励成绩较好的大女儿再加把油,本科毕业后去考研。

  为了省下租房开支,家门口的养殖场项目开建后,杨思录夫妇就回到村里,在工地上做工。养殖场一期投产后,杨思录成为养殖场在本地招录的第一批员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

  几个月前,养殖场投放的第一批3万多只鸡,从5月初开始产蛋。现在,每天大约产36000个鸡蛋,从恒温、恒湿的鸡舍里,通过集蛋设备输送到包装车间。

  杨思录和同事们的工作是把这些鸡蛋装入包装箱,然后装上厢式货车。由于养殖场自动化程度高,从饲料加工、传送,到鸡舍管理和粪便处理,都采用自动化设备,需要人工操作的环节不多,因此和他一同被招录进养鸡场的,只有30多名工人。

  这个标准化的养殖场是由贵州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观镇政府组建的平台公司用壮大集体经济的产业资金参股,固定分红。

  邱东是贵州红枫湖畜禽水产有限公司派到养殖场的技术人员。他说,再过一段时间,第二批鸡产蛋后,养殖场每天鸡蛋的产量约7万多个。养殖场完全达产后,60万只蛋鸡每天可产蛋约57万个。另外,还会有40万只雏鸡。

  “那时候,用工量肯定还会增加。”邱东说。

  这是杨思录所期盼的。他希望公司在招录第二批工人时,能把目前在养殖场做零工的妻子也招录进来。同时,希望自己不仅能做搬运工,而且最好能直接参与养鸡等技术性工作。

  “这是我们所期望的。”邱东说,作为扶贫投资项目,公司最想看到的局面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教会当地人养鸡、管理养殖场,让本地人来管理和运营,公司负责销售。

  D搬迁群众过上“新生活”

  望谟县蟠桃园社区是一个新建的社区,居住者是被称为“新市民”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蟠桃园社区的小广场上,“感恩共产党,新市民昂央”几个字十分抢眼。“昂央”在布依语中,意思是“高兴,满意”。

  81岁的韦龙厚是较早搬进来的“新市民”之一。从红水河边的蔗香镇搬迁进城,住进蟠桃园社区一年多,韦龙厚已熟悉社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及服务,并十分享受现在的新生活——

  早晨起床出门,在公共健身器材上伸伸腿、弯弯腰,然后回家吃早餐。下午太阳落山,他又出门,到小区的空地上,跟邻居们聊天,说说老家旧事。有时候,下午4点过,韦龙厚也会出门,走到社区的“四点半学校”,乐呵呵地看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做作业。

  韦龙厚最开心的还是每个月一次在社区卫生服务所的免费体检。“只要医生告诉我,‘没得什么毛病’,我就能高兴好几天。”韦龙厚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自己想活到100岁。

  蟠桃园社区是望谟县的4个易地扶贫安置点之一,隶属新建的蟠桃街道。街道辖区内3个安置点一共接纳了来自全县的3459户15941名易地扶贫安置户。

  带着两个孩子搬入蟠桃园社区的罗小免今年43岁,老家在望谟县打易镇。进城后,她起初在县城做零工,但后来因故没有再继续。社区干部得知后,把她的情况登记在册,在相关部门和单位推送来的就业信息中,寻找适合她的工作。

  去年和今年初,贵阳市人社部门和其他帮扶单位,累计向望谟县推送超过3万个岗位的信息。一批贫困户在政府统一组织下,经过培训后,前往贵阳、浙江余姚等地进了工厂。

  一个多月前,开在社区里的扶贫车间需要招收女工学习绣花,罗小免被推荐过去。

  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在蟠桃街道有6个,能提供3000多个工作岗位。蟠桃街道办主任陆明菊说,这些岗位都是采取计件、计时的薪酬计算方式,工人每个月最少有2000元收入。

  没有文化,怯于交流,罗小免刚开始时学得很吃力。好在,这段时间扶贫车间不赶订单,技术人员有时间为她“开小灶”。

  像罗小免这样的情况,在易地扶贫安置点中很普遍。“他们干农活是把好手,但进城后,对技术性工作和城市生活还需要适应。”陆明菊说,因此,用细心、耐心、热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是社区干部现阶段的工作重心之一。

  -记者手记

    又一个收获季节来临

  7月,望谟县城街头,人行道旁的芒果树,硕果累累。

  到今年上半年,望谟县的芒果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有一句“新民谣”广为流传:“青山下,北盘江边,这里的芒果比脸大。”

  “新民谣”的发源地是北盘江边的油迈乡,一个以瑶族群众为主体的民族乡,仅有1万多人。山脊上,红色屋顶的民居,错落有致,与四周青山、脚下绿水,融为一体。

  油迈乡是望谟县较早种植芒果的地方。2014年,在经过多年反复试验、选种后,位于山窝窝里的纳王村,36户人家在贵州省农科院等单位帮助下,种下467亩“金煌芒”。

  这是贵州省首次规模化种植芒果。两年后,第一批单个均重1公斤多的芒果下树,当年亩产值近3000元,此后逐年增加。“黔籍芒果”由此成为望谟县群众新的“致富果”。

  望谟人把芒果写在民谣中,种在大街上,表达的是内心的喜悦,也是一种广告。民谣和街头芒果树的背后,是望谟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

  地处黔桂交界,身居麻山深处,望谟耕作条件差。高且陡的大山,限制了农业发展。千百年来,人们在莽莽大山之中,努力寻找发展之路,一条走不通,再闯一条。正是凭着这种不服输、“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顽强,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打易镇长田村位于全县最高点,耕作条件差,人们生活水平低。但是,第一批走出大山的人们,以辛勤的劳动获得信任,从普通打工者成长为农场管理员,然后又带着全村50%以上的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郊外租地种菜,为家乡建设带回经验和资金。

  郊纳镇,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八步村紫茶虽品质不一般,但默默无闻,群众辛苦采制的上好茶叶,一斤也只能卖15元。今天,通过多方努力,“八步紫茶”渐成红茶新贵,仅茶青每斤就要45元至80元,成为山区群众脱贫的好产业,并正在推向全县。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行走在麻山深处的望谟县,看到的不仅是芒果、澳洲坚果、火龙果、紫茶这样的新兴产业,还有日益繁华、热闹的城镇,逐渐“靓”起来的乡村。

  采访组的成员中,有的因为工作关系,多年前来过望谟县。那时候,从贵阳出发前往望谟县,要开一整天的车。如今,这里有了几条高速公路,到贵阳只需两个多小时。

  五年前,望谟县城新区建设刚启动,种在街旁的芒果树,一阵风吹过都会东摇西摆,有的还需要木棒支撑。但今天,县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多,满街的芒果树早已扎根深处,牢牢抓住大地,任凭雨打风吹。

  这些来之不易的变化,是30多万望谟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黔西南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望谟县委书记李建勋说,当前,望谟县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贫困群众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全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村公路实现全覆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创历史新高……

  在几天的采访中,记者也感受到了望谟乡村的深刻变化——每个村都有了小广场,每个组都有了硬化路,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山区的夜晚;开在山村里的“爱心超市”,村民用“文明积分”兑换商品;村集体入股扶贫产业项目获得的收益,成为调动以贫困户为主的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催化剂”……

  穿越县城的王母河,奔流不息,源远流长,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望谟人,也见证着这个贫困县的抗争与荣光。

  夏日里,县城街道两旁的芒果树即将迎来成熟期。

  望谟,又一个收获的季节来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周治友耿敬涛杨继军黄黔华/文张志红/图)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