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的贵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非遗展演暨高峰论坛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在非遗展演环节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带来
非遗节目《笙·生不息》
向在场嘉宾讲述贵州非遗故事
《笙·生不息》。
《笙·生不息》以贵州省首批国家级非遗苗族“鼓龙鼓虎·长衫龙”芦笙舞为创作素材,通过遒劲潇洒的舞姿、芦笙道具的巧妙运用和丰富的舞台调度讲述了苗寨中“老师父”向后辈们“传帮带”的故事情节。
《笙生·不息》联排现场。
“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芦笙,是民族节日中必备的乐器,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古朴多姿,但任何类型的苗族舞蹈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而苗家人吹奏芦笙,也必定要以舞蹈配合。
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是贵州苗族流传最广、最具民族代表性、最有深厚历史内涵的古老舞蹈,世代相传,历久不衰。其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
贵州省内流行最广泛的
芦笙舞主要有
鼓龙鼓虎-长衫龙、锦鸡舞、滚山珠
据明代熊大木所著的《大宋中兴史话》记载,宋代,苗族首领黑蛮龙跟随岳飞抗金立功,被封为龙虎将军,后因岳飞父子风波亭遇害,他“痛哭几日绝食而死”。人们以鼓龙鼓虎-长衫龙的舞蹈纪念这位苗族英雄,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长衫龙苗族芦笙舞为男子双人舞、四人舞和群舞,舞者身着黑色大襟长衫、头插2根野鸡翎、头顶龙面牛角图腾、口戴髯口,拴红色银饰腰带,手执芦笙,自吹自跳,随着流畅的芦笙旋律,舞着“龙斗角”“龙吐水”“龙出洞”“龙飞膀子”“莲花”“拜见”等动作。
长衫龙舞。
长衫龙苗族芦笙舞的舞蹈风格“和谐迤丽、刚柔兼蓄、韵味古朴、感情真挚”;舞姿矫若游龙、扇若惊鸿、上下稳活、刚健柔韧,人的拟龙化、龙的形象、龙的动态,体现一种深沉古朴的韵味。舞蹈反映了苗族人民长期劳动中体现出的淳朴、热情和雄浑遒劲的性格和气质,表达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相传“嘎闹”这支苗族的祖先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边居住,后因洪灾而沿江上行在丹寨县定居。苗族的祖先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由于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子,以此度过饥荒,他们便将锦鸡视为命运吉星,仿照锦鸡的模样打扮自己,并模拟锦鸡的求偶步态跳起了芦笙舞。
锦鸡舞是苗族人民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祭祖活动中的主要的舞蹈形式。以芦笙伴奏,表演时女性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民间的婚庆、迎客礼仪和青年男女的“跳月”的过程中也常常表演锦鸡舞。
身着盛装的苗族群众展示“苗族锦鸡舞”。黄晓海 摄
锦鸡舞表现了苗族人民温和娴静的性格,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精神状态,凸显着苗族人民古老而绚烂的美感追求,是民间舞蹈中一枝烂漫的山花。
传说远古时期,苗族祖先大迁徙,途中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们为了给父老乡亲们开辟一条通道,就用自己矫健的身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青年的功绩,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地龙滚荆”。
“滚山珠”是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苗族民间舞。表演时用6支长约20厘米的铁制梭镖头,镖尖向上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0.7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装满水摆成圆圈代替梭镖。表演者手执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跳跃,围着棱镖或水碗翻滚,表现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惊险场面。
“滚山珠”以其粗犷豪放的风格、高难惊险的动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成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流播广远,享誉中外。其蕴涵着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守传统之根、汇万千之脉、展创新之美
笙音起,舞步翩
流淌在苗族历史中的芦笙舞
讲述着贵州非遗发展故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统筹 周文君
综合整理 杨羽 徐微微
资料来源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等
编辑 刘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庞博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