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贵阳贵安:提了“颜值”增了“气质” 美了环境富了村民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11-02 22:46:29 来源:贵阳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乡间小道干净整洁,农家庭院清爽宜居,特色农业欣欣向荣……日前,行走在贵阳贵安广袤的农村大地上,随处可见舒适惬意的田园风光、喜笑颜开的农村居民。这一幅幅动人的乡村画卷,生动展现出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深入开展以来,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品质不断升级。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阳贵安把农村“五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治理工程、作风工程,持续推动,惠及民生。实践中,贵阳贵安结合主题教育,将农村“五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市上下一盘棋,握指成拳一条心,各地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推进各项整治工作,聚焦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全力提升乡村“颜值”,涵养乡村“气质”,建设美丽乡村,贵阳贵安呈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生动图景。

▲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保洁员清理水渠

共治共享 好习惯成就好环境

10月30日,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上水村村委会旁的上水村可回收物收集点,村保洁员田应毕正在为村民进行可回收垃圾积分登记。扎捆、上秤、过磅……田应毕一边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称重,一边在《上水村可回收垃圾登记表(2023)》上记录。

“纸壳1斤可以积1分、瓶瓶罐罐5个积1分。这次总共积12分,你来看一下,我这边登记对的哈。”

“晓得晓得,登记好就行,放心的。之前用积分在这里兑的洗洁精都还没用完。以后遇到什么可以回收的,还是拿到这里来,都习惯了。”

……

田应毕说:“1分积分可以兑换1颗糖,8分可以兑换香皂或洗洁精,20分可以兑换牙膏,最高是70分可以兑换一袋大米……现在有不少村民来这里投放可回收垃圾、积分登记,湿垃圾就地处理、干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大家垃圾分类的意识越来越强了。”

上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莫任会介绍,上水村是一个以种植业、旅游业为主的美丽布依族村寨。近年来,上水村以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农村“五治”工作等为契机,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乡村环境越发美丽。特别是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上水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实干担当,全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但一开始大家意识不够。比如‘治垃圾’,能丢到垃圾斗已经不错了,更不要说还要分类、分开投放。”莫任会说,对此,村“两委”从加大宣传动员着手,开展入户走访,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坝坝会、村民小组会,并通过大广播小喇叭等方式开展宣传动员,提升农户垃圾分类意识。村干部也走出去参观学习、吸取经验,尝试采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的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市、区各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上水村还新建起了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分拣间(收集点),设置其他垃圾收运点38个、投用垃圾斗47个、可回收垃圾桶6个、有害垃圾桶1个,配备10人的农村保洁队、一台专门用于垃圾清运的车辆,村里还支出经费准备了大米、洗洁精、抽纸巾等生活日常用品,作为鼓励村民开展垃圾分类兑换的小礼品。

“现在大家意识提高了,也会自觉践行垃圾分类,村里条件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我们村民也要好好爱惜保护。”田应毕说。

这只是白云区大力推进农村“治垃圾”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通过大力推进各乡镇农村“治垃圾”工作,目前全区5个乡镇244个自然村寨的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为100%;建设完成乡镇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4个,村级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51个。

▲ 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上水村可回收物收集点

村美民富 好风景孕育好“钱景”

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因古井得名,悠悠岁月中,泉水从古井汩汩涌出,一路奔流而下,环绕大半个村寨,衍生出布依族人傍水而居的生活场景。数百年来,这口古井从未干涸,流淌至今依然清澈,不仅滋养了世世代代的龙井人,更孕育出山清水秀的旅游村。

每隔几天,60多岁的罗万芬就会和村里的其他保洁员一起,沿着泉水流淌的水渠一路清理下来,确保水渠清洁、泉水不受污染。

“从小就喝这井里的水长大,村里人都念着她的恩情。”罗万芬边干活边说,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可大家保护古井的自觉性却丝毫不受影响。为此,村里还专门为古井设置取水区和洗菜区,严格预防井水因生活生产遭受污染。

喝龙井泉水,听古老传说,看风俗表演,品田园风光,成为龙井村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随着越来越多农家乐的兴起,招待游客产生的厨房油污也成为污染古井的潜在隐患。

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龙井村针对农家乐专门采取“化粪池+隔油池+污水管理”的治理方式,坚持油污分离、防微杜渐。

村口的“乡愁布依”是村里最早修建隔油池的农家乐。“厨房油污经隔油池过滤后实现油污分离,污水排入市政管道,从根本上杜绝了影响古井的可能性。”“乡愁布依”农家乐经理王松说。

以点带面,龙井村已经将该做法向全村推广,村里绝大部分农家乐均修建了隔油池。同时,政府向每家农家乐都发放油水分离器,为“治水”再上一道安全阀。

多项治水措施的保护下,汩汩泉水静静流淌,哺育着龙井人,吸引着外来客,成为龙井村最美的风景。

同时,优质的水资源也引来招商引资项目。“龙井村不仅有龙井,还有叫化井等共七口井。”龙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龙德国说,最近,有上海的公司看中龙井村的水资源,有意在此投资建设特色饮品生产基地项目,等这个项目落地,村寨将变得更美、村民将变得更富。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听闻龙井之名而来,一睹千年古井风貌,感受村寨田园风光,龙井人几乎家家户户吃上“旅游饭”,齐心协力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前,花溪区结合主题教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打实地研究提出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推动全区的农村“五治”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截至目前,花溪区“治房”突出“一张底图、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系统”“四个一”工作运用,盘活农房150栋,保障好“分类处置、复垦复绿”等工作落实落细。“治水”依托饮水项目实施,对5个乡镇实施污水治理再提升,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稳步达到56.5%;“治垃圾”“治厕”提前完成30个自然村寨收集点建设、109户户用卫生厕所巩固、119个问题厕所整改等任务,全力做好进度保障。“治风”成功劝阻滥办酒席77起,无天价彩礼情况,无丧事办理超3天情况。

▲ 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农家乐吸引众多游客

激活资源 “空房子”变身“金屋子”

曾经,不少村寨因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出现“空村”“空房”现象,很多闲置农房因长期无人居住而逐渐破败,但在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马头村却是另一番景象。

近日,走进马头村,只见清澈的普渡河穿村而过,村道整洁、民房有序、产业兴盛,美丽乡村的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普渡河畔,绿树掩映下,一间木房古色古香。这原是村民罗跃坤家的老房子,已荒废多年,但在农村“五治”的驱动下,乡村环境越来越好,吸引来自贵阳市区的“城里人”将其长期租下,改造成为“第二个家”。

在马头村,不仅闲置的老房子越来越成为“香饽饽”,越来越多农家乐和民宿更是受游客追捧。“房子怎么治?对闲置农房来说,用起来,有人住进来,就是最好的治理。”马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正勇对于“治房”有自己的理解。

同在普渡河畔,一家名为“松溪听月楼”的农家乐格外引人注目。一栋气派的四层建筑依山而立,布局精美的庭院,古朴雅致的长廊……而几个月前,这些农房还处于闲置状态。

“这栋房子修好10多年了,但一直都没有使用。今年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农村‘治房’政策,同时,看到村里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热,我就有了把房子用起来的念头。”“松溪听月楼”经营户韦明亮说,在投入80余万元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提升后,今年5月农家乐正式开业,随后便开启了爆满的迎客模式。

改造宜居农房,盘活闲置资源,让“空房子”变为“金屋子”,让“光坝子”变为“美院子”。“得益于闲置农房盘活,我们村的民宿接待能力从去年的150人,增至现在的500余人。今年夏天,我们村的避暑旅游非常火爆,民宿住满了重庆、湖北、广西等地的旅居游客,供不应求。”陈正勇说。

今年以来,新堡布依族乡有序开展宜居农房建设,组织和鼓励群众对既有农房实施“一分、三净、五改”工程,打造独具布依建筑风貌的民居。同时,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建设“三小园”,即菜园、果园、花园,合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堡布依族乡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全乡2023年度宜居农房改造建设任务100户已全面完工,其中,松树林组就有60户。

结合主题教育,乌当区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问需于民,依托当地的自然山水和丰富的康养资源,探索多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积极打造产业民宿、文化民宿、地域品牌类民宿,激活闲置资源。

随着农村“治房”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今的乌当区,一间间民居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乡村环境和群众生活品质实现双提升。与此同时,乌当区结合旅游产业化发展,挖掘地方文化,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童梦溪田等新业态,让“环境”变“风景”,“风景”变“钱景”,推动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五治”小故事

“乡村管家”来服务

确保“五治”长效化

“张大姐,又来积分啦!上次兑换的东西用完不得嘛?” “李伯,你家水电维修的单子已经下单了,收费绝对公平合理,等会儿就派人到你家头看看去。”

……

近日,息烽县石硐镇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服务站里,该站负责人郑传照正在给前来咨询服务的村民解答问题。作为全省首家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服务站,该服务站旨在做好农村“五治”后续管护。自今年2月设立运营以来,帮助村民解决了不少“急难愁盼”问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乡村管家”。

“‘乡村管家’服务很好,方便、实惠、又放心。”何家洞村村民周灯园日前想请工人拆修自家的老屋,市场要价为6000元,他电话联系石硐镇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服务站下订单,结果只花1000多元就完成了老屋拆修。

“这里还可以帮忙清掏厕所,第一回点单可以享受免费服务1次,之后就是每次清淘五六十元一次。”村民何大姐说。

郑传照介绍,作为公益性微盈利服务机构,服务站按照“支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四位一体”模式管理,按照“保本微利,服务群众”为收费标准,为村民提供下水道清污、旧房拆建、水电路网维修等服务。

“我们还给村民发了‘明白卡’,有需求可以打电话下单,让村民以低价格享受到好服务。”郑传照介绍,服务站还助力“治垃圾”工作,帮助清运当地农村生活垃圾100余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物近50吨;出资购买了洗洁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用于各村村民“五治”积分兑换工作。

农村“五治”不是一次性工程,而是久久为功的乡村治理民生工程。“我们将发挥好‘乡村管家’的作用,做好农村‘五治’工程的后续管护,确保‘五治’有实效、更长效。”郑传照说。

■数据点击

贵阳贵安“五治”工作成效显著

精准“治房”。全面完成“清”,已完成农房确权登记27500宗;实现规范“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任务完成1222人;实现依法“管”,宜居农房整治完工10000户,整治危房4028栋。重点聚焦“用”,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完成954栋,开发全省首个市级闲置农房盘活平台“村村”APP,形成“622+1”“811+N”等盘活模式,全面推进农村闲置房屋盘活利用工作。

突出“三水同治”,精准“治水”。今年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4个,规模化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农村人口比例达63.64%,100人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覆盖率98.01%;实施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91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工程1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预计将达到53%以上;黑臭水体治理12条,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突出“五个环节”,精准“治垃圾”。按照“五个环节”,采取“五点减量法”,改善提升村寨收集收运点400个、建成农村有机垃圾协同处置试点项目2个,30户以上的自然村寨实现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长期保持99%以上,基本实现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外运减量。

突出“三个同治”,精准“治厕”。农村户厕新(改)建厕6329户,新建农村公厕17座,持续巩固农村改厕成果;积极推进贵州省改厕模式示范试点建设,聚焦厕所粪污及生活污水共同治理,建成农村治厕治水同治示范点14个;探索搭建农村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建成长效管护站14个,实现“建管用”一体化推进。

突出“移风易俗”,精准“治风”。围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婚事新办17288起、丧事简办30533起,劝阻办理其他酒席2688起。推进殡葬改革,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提质改造完工29个,新建完工13个,持之以恒推动移风易俗,有效治理陈规陋习,乡风文明明显提升。

来源 | 贵阳

原标题:《贵阳贵安:提了“颜值”增了“气质” 美了环境富了村民》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省内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