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点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古来清官如何拒贿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11-18 17:33:21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俭 点击: 评论:0

  李俭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重拳反腐,个别官员依然不收手不知止,还有人称“行贿受贿,乃古往今来官场通病”。此说大谬不然!即使是在封建社会,居官者中也大有拒贿的廉洁耿直之士,岂曰无人“抗拒得了”?

  《唐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泾洲刺史段秀实要赴京任司农卿,临行前再三叮嘱家人:“途经歧洲,若将军朱泚送物,断然不可收。”到了歧洲,果然朱泚送来粗绫三百匹,家人再三辞谢,不成,只好收下。段秀实知道后怒斥家人,下令将这三百匹粗绫悬挂于公堂梁上。一则明己心迹,二则警示家人。自此,再也没有行贿者前来。

  拒贿成功,虽主要取决于段秀实的坚决,但也与他严格约束家人且家人积极配合大有关系。倘若家中有爱财之母、贪财之妻、敛财之子,段秀实态度再坚决,怕也难以成功。今世今人中的居官者,想要拒贿防变还应该养成良好家风。事实上,众多被贿赂“糖弹”击倒的官员,一开始自身并没有贪占的主观意念,恰恰是行贿者想方设法攻破其家门,终被贪母、贪妻、贪子所害。

  唐代德宗时的宰相陆贽清廉正派,对下不贪,对上不捧。连唐德宗都认为他“清慎太过”,暗地派人送“密旨”:对馈赠一概拒绝,办事恐怕不便,重礼可以不收,但像马鞭、靴鞋一类的“薄礼”“收亦无妨”。

  然而,即便是皇帝的“密旨”,也没能动摇陆贽的节操,在他看来:“贿道一开,辗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

  “利于小者必害于大”,陆贽的拒贿之术至关重要。“涓流不止,溪壑成灾”,大多数贪官并非从小就有贪念,甚至还有些曾是先进,当过模范。他们的坠落轨迹通常是:开始收几万胆战心惊,慢慢地数十万坦然处之,数百万心安理得,数千万并不满足,上亿自得其乐。不因“轻者”而动心,不为“小者”而受之,这才是从根上紧紧守住拒贿之门。

  再看现今有些为官者,在大庭广众面前冠冕堂皇讲原则,可在无人监督时便胆大妄为。无人监督,便欣然接受围猎者送来的“香饵”,这里的教训,就是缺少了抑或不明白拒贿需要“慎独”的古训。

  古人早有不能“处显而修善,在隐而为非”的忠告。南梁刘勰说:“不以视之不见而移其心”。东汉杨震一生做官清廉,面对有人“夜怀金十斤”贿赂严词拒绝。明代李汰在拒贿金时咏了一首诗:“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行贿,本就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丑行。故此,行贿者常常搞“隐贿术”,专拣“没人看见”的时机,昏夜叩门、暗中密送。这正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能够“慎独”自律的,就能永葆本色;不能者,只要稍有苟且松动,不仅暗室欺心,还会成为围猎者的俘虏,最终陷入歧途。

责编:刘涵 ]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