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固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今年全力实施“绿色防控+科技植保”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大力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体系,构建起“地面监测+空中防治”的立体防控网络,借助无人机精准施药等现代植保手段,实现了病虫害防治效率与生态效益的双向提升,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眼下,正值水稻管护的关键时期,习水县寨坝镇丁山坝区水稻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仔细检查无人机,并进行装药准备。随着技术人员熟练操控,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将稻田病虫害药物均匀地洒向秧田。
植保无人机将稻田病虫害药物均匀地洒向秧田(税会静 摄)
“无人机单次装药量达20公斤,每日正常作业可防治面积超200亩,效率是人工防治的20倍有余。”习水县乐丰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江湖介绍道。
作为畜牧大县,习水始终将粮食生产安全放在首位。自2019年起,习水县农业农村局积极行动,引进专业技术公司,成立乐丰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县集中连片的水稻种植区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丁山坝区连片种植的水稻(税会静 摄)
“当前正是水稻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为做好病虫防治,习水县结合全县病虫监测和田间调查情况,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陆续对全县相对集中连片区域开展统防统治,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稻瘟病、纹枯病等水稻主要病虫害,力求降低病虫危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习水县有机红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技推广股负责人周瑞表示。
目前,习水全县无人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已全面铺开,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扩散蔓延,为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筑牢了坚实的安全屏障。(税会静 郭鑫)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