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剑江河水波光粼粼,穿城而过,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将这座城市装点得格外美丽。作为都匀的“母亲河”,剑江河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命脉,更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美丽剑江河 摄影 赵匀川
早晨还不到7点,市民王阿姨和她的朋友们已沿着剑江河岸走完了三公里,只要天气好,王阿姨都会约上三五好友,到剑江河边散步。“我就住江城大厦,每天早上起来从窗台往剑江河看,景色很美,到岸边来走走空气很好,水又清,心里非常舒服,我们的剑江河越来越美了。”王阿姨说。
市民在剑江河畔健身 供图 都匀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在都匀市的大力治理与保护下,剑江河的水质得到显著提升,如今,河水清澈见底,时常能看到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为这片水域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下午5点,阳光西斜,剑江河的4处浅滩亲水区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孩子们套着游泳圈,在浅水区扑腾嬉戏,家长们则在岸边目不转睛地守望。
市民群众在剑江河亲水区嬉水 供图 都匀市融媒体中心
今年以来,都匀市以满足群众亲水需求为导向,探索出“主动创造安全空间”的创新路径,相关部门多次沿剑江河开展调研,精准把握群众对安全亲水的迫切需求,在城区剑江河段精心规划建设港龙段、清水湾、剑江半岛等4处浅滩戏水区及亲水平台,形成总长2.3公里的“安全戏水长廊”,满足了群众亲水嬉戏的需求。
安全员巡查亲水区域 供图 都匀市融媒体中心
除此之外,亲水区配备安全监督员实时值守,组建党员“潮汐巡逻队”加强巡查,配备“四个一”救生设施(警示牌、救生衣、救生绳、救生竿),全方位保障群众安全。
如今的剑江河,不仅是都匀市民的“天然健身房、娱乐房”,更成为带动城市经济活力的 “黄金水道”。
“来两串烤豆腐,要折耳根蘸水!”傍晚时分,西山大桥旁的新都汇美食一条街已是人声鼎沸。沿街的大部分商铺能看见河景的位置,食客们一边品尝酸汤鱼、冲冲糕等特色美食,一边欣赏灯光璀璨的跨河大桥。
为了提升夜经济的品质,都匀市分阶段对剑江河沿岸景观进行提质改造,美化沿河裸露墙体、迁移沿河灯箱、绘制文化景墙、增加休闲座椅以及补充沿路绿植等,将生态修复与文旅开发、城市更新有机结合,打造出集休闲、消费、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剑江河经济带”。
“外面的朋友来都匀玩,下午我会带他们在新都汇这边吃饭,特色美食、冷饮小吃,什么都有,吃完之后沿着河边散散步,非常惬意。”市民王先生说。
都匀剑江河穿城而过 摄影 赵匀川
这种转变背后是都匀市“水岸经济”的精心布局。今年4月,风雨桥翻板坝工程顺利建成并蓄水,坝体抬升水位后,形成了面积达75000平方米的水面。同时,市水务局对剑江体育公园的百步墩,港龙大酒店和西山大桥翻板坝坝体进行维修,在保障行洪安全的前提下,沿河建成12公里滨水绿道,串联起文峰塔、南沙洲等8个文化地标,形成“15分钟亲水生活圈”。
为了守护剑江河清澈碧绿,水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 自然资源管理局及各镇(乡、街道)联动,将河湖“清四乱”(乱占、 乱采、乱堆、乱建)整治贯穿全年。同时,在剑江河河岸沿线,经常可以看到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手持垃圾袋和夹子,沿着河岸仔细搜寻,俯身穿梭在草丛与石阶间,仔细捡拾着塑料瓶、食品包装袋等,并积极向过往的市民耐心宣传“不乱扔垃圾、保护家园”的环保理念。
“剑江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守护它的清澈美丽,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生活。”志愿者们纷纷说。在都匀,“保护剑江河,人人都是行动者”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白鹭在剑江河上嬉戏 摄影 陈进云
俯瞰剑江河,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城市天际线。这条承载着都匀人乡愁的“母亲河”,正以她的丰沛与洁净,滋养着城市的现在,也孕育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正如市民们常说:“剑江清,都匀兴;河水甜,日子美。”这份流淌着的生态福祉,成为都匀最动人的篇章。(文 陆小双)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