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修文县六桶乡铸造铧口,原料用铁主要为生铁中的白口铁和灰口铁,加少量熟铁(锻铁);燃料全部采用本地优质煤炭。
花榔有个“李铧匠”,是一个家族称号,技艺由祖辈传承至今,目前在六桶镇花榔村李氏宗族中相传。历史上,六广镇元庆村曾经办过铁厂,该村地名过去叫“铁厂坝”,所产生铁,多数用于铸造铧口。六广街背面坡顶上,一个叫“破口山”的地方,住着一户李姓人家,20世纪60年代,从事补锅行业,老师傅外号“李补锅”,曾经也铸造过铧口。春播、秋种季节,每逢场天,附近村民大多扛上犁头,去街上买铧口,合得上犁头的,付钱购走。
铸铧口的模具,称“铁水箱”;烧制铸铁时,必须用沙子铺垫,两边呈舌头形状。铧口毛坯岀来后,掏空芯子,沙子还原,得用砂轮打磨,去掉毛边。
铧口一般长40公分,宽16、18、20公分不等。如果大水牛犁田犁地,力气大,就用宽20公分的铧口,重量4公斤左右;如果黄牛犁地,气力小,就用宽16或18公分的铧口,重量3公斤左右。
据资料表明,修文六广、六桶一带,明朝末期就有铸造铧口的记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铸造铧口形象的说法叫“倒铧”。
铧口,是农民耕地时安装在犁头上,用来耕地的工具;铧口铸造与使用,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显著标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农耕机具的逐步普及,铧口等传统手工制品,也逐渐淡出市场。而在修文六桶等边远乡村,至今仍然保留和传承着手工铸造铧口工艺,确实令人惊叹。
多少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吆一头水牛,扛一张犁头,在田野之上耕作,看铧尖探进土层,一道道长短不一的新土,好似“浪花翻滚”,不断在身后延伸;一股股浓厚的泥土芬芳,便从木犁下散发岀来,那是何等诗意的劳作?
一张犁头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就是铧口,是整张犁的核心部件。别看这底面平直、背面拱起、两翼开刃的铁片,中国几千年农耕史,就是用这三角形的铧口耕耘过来的,历朝历代,年复一年,中国的农民,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传统精耕细作。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现在犁田机、旋耕机大量涌现和普及,使得传统铧口等农具,迅速退出了农业生产领域,朴实但显笨拙的牛耕技术,也渐渐淡岀乡村舞台,为什么六桶、六广等偏僻乡村的群众,还在孜孜不倦传承铧口这项手工艺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边远山区很少有大面积平整的耕地,农业机械化有时做不到,所以还离不开这些用了几千年的铧口。有需求便有市场,有市场铸造铧口这项手工艺便有了传下去的可能。
铸造铧口工艺程序繁多、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按铸造的顺序可分为备料、打铧模、铸铧、打磨四个大环节。
备料就象备食材,铸造铧口的主要原料有沙土、废铁、优质煤、木炭、铅水等。同时,还要备好铸造铧口的相关设备,如火炉、大小勺、鼓风机等。
打铧模,是铸造铧口的起始阶段,也是整个铸铧过程的重要环节,时间长,工作量大。铧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铧口的质量。打铧模又可细分为打铧模、打铧芯子、墨铧模(对铧模面扇、槽扇、铧芯刷铅水的俗称)、泥铧模、背铧模5个小工序。
备料、打铧模完成后,就进入了“铸铧”的核心阶段,可分为坐炉、点火、进料、开沙窖、搬铧模、栽埋铧模、取火倒火、打刨兆口、岀铧、捡铧等10道工序。
先支好炉子,放好大勺,并将炉子抬放在大勺的上面。然后点火,用木炭引燃煤炭;随即进料,将废铁不断地倒入炉内;另一侧开沙窖的工序同时展开,工匠按照铧模大小,在离炉最近的地方开长渠形的沙窖;把铧模搬运到沙窖边摆放好;将铧模按一定的顺序方向倒栽在沙窖内,分站两边的工匠,同时用长条木锨,铲沙拥埋铧模,用脚轻轻踩实。
沙窖边正忙,围绕火炉“取火倒火”的工序接着进行,就是盛铁水并将铁水灌入铧模内。当火炉扬起时,铁水从大勺的舌口淌岀来,取火人用长柄小勺盛住,迅速抬至沙窖边,从兆口倒入铧模内。
铁水灌入铧模后,便是“打刨兆口”,由一人用小锄在兆口对溢出铁水由外向里刨扣;第二人用小锄将已凝固的铁水,刨至漏勺内轻摇,待沙子漏掉后将铁倒在固定之地,以备再用。
“岀铧”时,一人在沙窖边挖铧模,一人戴着手套对尚未冷却、冒着热气的铧模,猛然抓住并迅速摔离沙窖。捡铧时,工匠们用铁耙、铁钓、铁棍等工具,从破碎的铧模中,将铧口刨捡岀来,并将之码放整齐。打磨,是铸造铧口的最后一道工序;这一环节里,工匠用铁钳、小铁锤对刨捡岀的铧口,进行逐一打磨,再按照大小、品种、型号,按层次分类堆放,等待顾客选购。
铸造铧口这一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手工艺,在后工业时代,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稀缺资源。相信经过岁月淘洗和时代流变,修文县六桶一带铸造铧口的工艺,仍会一直传承下去。 (江跃华)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花榔有个“李铧匠”,是一个家族称号,技艺由祖辈传承至今,目前在六桶镇花榔村李氏宗族中相传。历史上,六广镇元庆村曾经办过铁厂,该村地名过去叫“铁厂坝”,所产生铁,多数用于铸造铧口。六广街背面坡顶上,一个叫“破口山”的地方,住着一户李姓人家,20世纪60年代,从事补锅行业,老师傅外号“李补锅”,曾经也铸造过铧口。春播、秋种季节,每逢场天,附近村民大多扛上犁头,去街上买铧口,合得上犁头的,付钱购走。
铸铧口的模具,称“铁水箱”;烧制铸铁时,必须用沙子铺垫,两边呈舌头形状。铧口毛坯岀来后,掏空芯子,沙子还原,得用砂轮打磨,去掉毛边。
铧口一般长40公分,宽16、18、20公分不等。如果大水牛犁田犁地,力气大,就用宽20公分的铧口,重量4公斤左右;如果黄牛犁地,气力小,就用宽16或18公分的铧口,重量3公斤左右。
据资料表明,修文六广、六桶一带,明朝末期就有铸造铧口的记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铸造铧口形象的说法叫“倒铧”。
铧口,是农民耕地时安装在犁头上,用来耕地的工具;铧口铸造与使用,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显著标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农耕机具的逐步普及,铧口等传统手工制品,也逐渐淡出市场。而在修文六桶等边远乡村,至今仍然保留和传承着手工铸造铧口工艺,确实令人惊叹。
多少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吆一头水牛,扛一张犁头,在田野之上耕作,看铧尖探进土层,一道道长短不一的新土,好似“浪花翻滚”,不断在身后延伸;一股股浓厚的泥土芬芳,便从木犁下散发岀来,那是何等诗意的劳作?
一张犁头由犁尖、犁镜、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就是铧口,是整张犁的核心部件。别看这底面平直、背面拱起、两翼开刃的铁片,中国几千年农耕史,就是用这三角形的铧口耕耘过来的,历朝历代,年复一年,中国的农民,演绎着丰富多彩的传统精耕细作。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现在犁田机、旋耕机大量涌现和普及,使得传统铧口等农具,迅速退出了农业生产领域,朴实但显笨拙的牛耕技术,也渐渐淡岀乡村舞台,为什么六桶、六广等偏僻乡村的群众,还在孜孜不倦传承铧口这项手工艺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边远山区很少有大面积平整的耕地,农业机械化有时做不到,所以还离不开这些用了几千年的铧口。有需求便有市场,有市场铸造铧口这项手工艺便有了传下去的可能。
铸造铧口工艺程序繁多、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按铸造的顺序可分为备料、打铧模、铸铧、打磨四个大环节。
备料就象备食材,铸造铧口的主要原料有沙土、废铁、优质煤、木炭、铅水等。同时,还要备好铸造铧口的相关设备,如火炉、大小勺、鼓风机等。
打铧模,是铸造铧口的起始阶段,也是整个铸铧过程的重要环节,时间长,工作量大。铧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铧口的质量。打铧模又可细分为打铧模、打铧芯子、墨铧模(对铧模面扇、槽扇、铧芯刷铅水的俗称)、泥铧模、背铧模5个小工序。
备料、打铧模完成后,就进入了“铸铧”的核心阶段,可分为坐炉、点火、进料、开沙窖、搬铧模、栽埋铧模、取火倒火、打刨兆口、岀铧、捡铧等10道工序。
先支好炉子,放好大勺,并将炉子抬放在大勺的上面。然后点火,用木炭引燃煤炭;随即进料,将废铁不断地倒入炉内;另一侧开沙窖的工序同时展开,工匠按照铧模大小,在离炉最近的地方开长渠形的沙窖;把铧模搬运到沙窖边摆放好;将铧模按一定的顺序方向倒栽在沙窖内,分站两边的工匠,同时用长条木锨,铲沙拥埋铧模,用脚轻轻踩实。
沙窖边正忙,围绕火炉“取火倒火”的工序接着进行,就是盛铁水并将铁水灌入铧模内。当火炉扬起时,铁水从大勺的舌口淌岀来,取火人用长柄小勺盛住,迅速抬至沙窖边,从兆口倒入铧模内。
铁水灌入铧模后,便是“打刨兆口”,由一人用小锄在兆口对溢出铁水由外向里刨扣;第二人用小锄将已凝固的铁水,刨至漏勺内轻摇,待沙子漏掉后将铁倒在固定之地,以备再用。
“岀铧”时,一人在沙窖边挖铧模,一人戴着手套对尚未冷却、冒着热气的铧模,猛然抓住并迅速摔离沙窖。捡铧时,工匠们用铁耙、铁钓、铁棍等工具,从破碎的铧模中,将铧口刨捡岀来,并将之码放整齐。打磨,是铸造铧口的最后一道工序;这一环节里,工匠用铁钳、小铁锤对刨捡岀的铧口,进行逐一打磨,再按照大小、品种、型号,按层次分类堆放,等待顾客选购。
铸造铧口这一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手工艺,在后工业时代,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稀缺资源。相信经过岁月淘洗和时代流变,修文县六桶一带铸造铧口的工艺,仍会一直传承下去。 (江跃华)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