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剧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 影视编剧  
专访《故乡异客》导演李崧鸣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21 04:27:43 来源:ZAKER 作者:张劳动 点击: 评论:0

由银熊奖导演杨超监制,黔籍青年导演李崧鸣编剧并执导,叶麒圣、慈婉彤、章关飞、陈帮会主演的电影《故乡异客》于今日(5 月 19 日)全国公映。

《故乡异客》以 " 戏中戏 " 和 " 记忆迷局 " 的时空叙事结构,讲述了男主角兴贵与外婆、妈妈、女友 " 三代女性 " 在北京与故乡贵州 " 两个地域 " 的关乎情感与记忆、现实与梦幻的亲密关系故事。

 


2021 年 7 月 27 日,这部电影在 FIRST 青年电影展首映时,我就在影厅观看了此片,当时,记录下来这一行字:" 灯光亮起《故乡异客》导演李崧鸣泪洒影厅现场,回馈他的是满场掌声。"

 

2023 年 5 月 14 日,《故乡异客》北京首映礼的现场,我又遇到了导演,相聊之下,强烈的感觉到导演创作这样一部温暖的电影,一部饱含对外婆,对故乡所爱的电影,是多么难得。以下为与导演交流的文字:

凹凸镜 DOC:在 FIRST 首映《故乡异客》时,我刚好坐在您的前排,影片在走字幕的时候,我听到后面有人在哭泣,灯亮了,才发现是您。

李崧鸣:其实,在剪辑过程中,我无数次观看这部片子的素材,其中有很多外婆的镜头,看得我有点麻木了,在 FIRST 的首映时,影院屏幕特别大,这对我的冲击力太强了。放映的时候,外婆已经离世,我的奶奶也去世了,我想到祖辈离去的画面,于是潸然泪下。

凹凸镜 DOC:从最初的片名《他曾经是个孩子》到《故乡异客》,这个片名变化是为什么?

李崧鸣:片名的变化,让涵盖的东西变多了,改为《故乡异客》,是感觉到一种和亲密关系的失联,和故乡的失联,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旅途之中,如浮萍一样,我们的根断了。根是一种归属感。因为有外婆在,对故乡才会有归属感。

 


凹凸镜 DOC:当长辈去世后,感觉没有回老家的理由了。

 

李崧鸣:我最早以为眷恋的是这个空间,后来发现,百分之八十眷恋的是空间里的人,如果人不在了,只留下空间,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眷恋。

凹凸镜 DOC:你之前经历过生死,这次事件也让你会有改变吗?

李崧鸣:会的,我觉得每活一天都是赚的,我在 2017 年的时候,在医院治疗了 13 个月,出院之后,觉得要珍惜当下的时间,去做想要做的事情。

凹凸镜 DOC:是不是说,如果一辈子只拍一部电影,肯定就拍《故乡异客》。

李崧鸣:对,如果只拍一部电影,就拍《故乡异客》。

 


凹凸镜 DOC:贵州毕节这座城市,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李崧鸣:贵州,这里的人会更容易接受变化,贵州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地方。气候变幻莫测,让我们能接受很大的变化。还有就是,当地人比较勤快,这是骨子里的性格。

凹凸镜 DOC:故乡这些年是不是有很多的变化?

李崧鸣:故乡变化很快,我回到毕节发现,之前我读中学的地方,校门口被拆掉了,建成了居民楼,我的哥哥也搬到了那里。这种变化,我是被迫接受的。空间的变化带来最直接的感受,让我觉得,这个空间不属于我。" 故乡异客 ",不只是讲在外地漂泊的人,在北京,搬一次家,也会有漂泊感。

凹凸镜 DOC:到了大城市以后,每个人都变得原子化,会不会感到寂寞?

李崧鸣:高速发展讲究一种效率,我们不跟邻居交流,不是怕浪费时间,是怕浪费感情。故乡是由不得你。我们羡慕故乡情感的浓度,他们羡慕大城市发展的速度。

 


凹凸镜 DOC:《故乡异客》中,素人的表演,让人惊叹,感觉他们的一生就是一部电影。

 

李崧鸣:她们是我的家人,我很熟悉他们,采风的时候,却发现,其实我们并不熟,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男女主演表现的也很好,男主的临场发挥也给我带来意外之喜,在片场也启发了素人演员的表演。

凹凸镜 DOC:在片中借男主之手放了一段尧十三的《寡妇王二孃》,这首歌看似轻快幽默的歌曲实际是描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悲伤的歌。为什么选用这首歌呢?

李崧鸣:二孃,可以指代故乡的女性,当你回到故乡后,你发现二孃变了,可能成为别人的母亲,成为别人的外婆,跟故乡的亲密感没有了," 二孃 " 折射出和三代女性的关系,这是与爱有关的人物。

 


采访、整理:张劳动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人物访谈 > 影视编剧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