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着怎样的人类文明轨迹?又有哪些本土文化传承?
随着媒体聚焦贵州贵安招果洞考遗址荣获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荣誉,人们愕然发现,原来这已经是贵州第七次获此殊荣,此前已有盘县大洞遗址、赫章可乐遗址、威宁中水遗址、遵义海龙囤遗址、贵安牛坡洞遗址都曾荣获不同年度的“全国十大”。
如此丰富的考古文化资源,为人们解读贵州开辟了全新的角度和视野,也为贵州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提供了新的路径。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让我们对人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有迹可循,但大众如何才能走近这些文化资源?在“保护好”和“利用好”的天平中,如何才能做好平衡?面对丰富的考古文化资源,贵州该怎样去打造好一张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这一期,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原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原贵州省博物馆馆长吴正光的声音……
吴正光:搭建热门旅游地与考古的链接
在长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我逐步感悟到,贵州省的考古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与浓郁的民族特色。
洞穴,是贵人先人的关键词。在 17.6 万平方公里的贵州高原上,山地占 97%,喀斯特地貌占 62%。大自然为贵州造就了无计其数的岩溶洞。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最初住在岩洞中。今已发掘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水城硝灰洞、桐梓岩灰洞和马鞍山洞、兴义猫猫洞和张口洞、安龙观音洞和菩萨洞、普定穿洞和白岩脚洞等20 多处。其中黔西观音洞居住遗址距今大约五六十万年。普定穿洞居住遗址除出土一具比较完整的古人头骨化石外,还有大批磨光骨器,其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类型之多样,加工之精细,国内国外,均属罕见。盘县大洞居住遗址的发掘,被列为 1993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考古学界引起轰动。
古人从岩洞中走出来,生命结束后要“回”到洞中去,苗族称之为“进城”,考古学家取名“岩洞葬”。苗族瑶族同源,“洞葬”沿袭至今。居住在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内的瑶族同胞认为,人死以后回到洞中去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
崖洞葬
千万别小看贵州高原的“崖洞葬”。1987年为筹办《贵州蜡染文化展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平坝下坝棺材洞的部分棺材进行了清理,获得一批极为珍贵的文物。其中“鹭鸟纹彩色蜡染衣裙”,经碳 14 检测,确定为宋代遗物。1988 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风趣地说:“别说是如此完整、精制的蜡染服装了,即便是残缺不全的宋代蜡染尿片,也是珍贵文物。”后经国家文物局组织来黔进行一级文物鉴定的专家们鉴定,一致认为是“一级文物”,即央视《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嘴中的“国宝”。
“崖洞葬”中的棺木,置于井字形木架上,酷似山区常见的吊脚楼。生前在山区住吊脚楼,死后回到洞中还要住吊脚楼,这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对研究人类居住史、建筑史,具有重要文物价值,堪称考古学的“活化石”。
“崖洞葬”广泛分布在黔中、黔南一带的喀斯特地区。“喀斯特”指的是岩石裸露的地方。世上凡有喀斯特地貌的地区都缺乏水源和植被。然而,“荔波喀斯特”则以山水和森林为基础,把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神奇茂密的原生态植被,天然组合在一起,形成集青山、绿水、溶洞、森林、湖泊、瀑布、奇石、古树于一体的奇美景区。
考古队在招果洞作业
就以荔波地区这个旅游热点为例,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可以注意到其他的考古文化,这就需要导游解说,或者景点介绍时对游客进行科普引导。
贵州考古发掘了许多精美文物,图为贵安马场出土的青瓷莲花罐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保护利用世界自然遗产的同时,亟待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例如,可以把荔波喀斯特保护范围内具有考古学价值的干栏建筑、粮仓建筑、墓葬建筑等,设置说明标牌,犹如博物馆对陈列品的宣传介绍那样,深入浅出地向观众、游人公示,让民俗建筑与考古知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有机结合,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