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清朝的宁古塔有多恐怖?一听要被流放此地,很多犯人选择自行了断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04-07 11:08:45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迦用讲体育 点击: 评论:0

 清朝历史上宁古塔一地赫赫有名,作为重刑犯的主要流放地,让很多人闻之胆寒。宁古塔到底为什么被人所惧怕呢?那得先从流放这一刑罚说起。

古代百姓们最为渴望的是安居乐业,老婆孩子热炕头是普通人一生的梦想。所谓故土难离,如果抛家舍业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离开亲人族人,那算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了。如果到了一个荒凉偏僻、条件恶劣的地方,更是糟糕到极点。

所以统治者为了表现自己的“仁慈”,发明了“流放”这一刑罚。这种刑罚比死刑稍微轻一点,起码保住人的性命。但对于流放到什么地方,统治者自然是花费一番心思。毕竟怎么也得让罪犯受到惩罚不是?

各朝各代所用的流放地点和流放具体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宋朝时期犯人常被流放到岭南一带,那里人烟稀少,荒凉至极,气候湿热,毒虫遍地。犯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那里,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身体极其虚弱,到那里又水土不服,一旦蚊虫叮咬后感染疟疾,那就是九死一生,更别提其他惩罚了。

而到了清朝,也是本着“不忍刑杀,流之远方”的原则,将一些犯了大错的人流放,而此时选择的地点则是东北苦寒之地。宁古塔就是这时被为犯人视为黄泉之地。

宁古塔之所以得名,并不是因为此地有类似于雷峰塔之类的建筑。在满语中,“宁古”是数字“六”的意思,而“塔”则是“个”的意思。

宁古塔所在地是在今天的黑龙江省海林市,相传清朝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六位祖先曾经在此地居住过。当时此时是边陲要地,也算是清朝的老本营,所以即使气候寒冷,居住条件恶劣,也一直有部队驻扎于此地。

犯人为什么视宁古塔为黄泉之地,甚至一听说自己要被流放到那里先行自我了断呢?

第一,环境恶劣,不适合生存

当时的宁古塔平均气温比现在还要冷很多,一年到头无霜期不过百天。从八月中旬到第二年的四五月都是白雪皑皑。而无雪的季节也是气候阴冷,狂风暴雨不断。

而流放到此地的犯人大多数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身体羸弱。从气候宜人的关内来到宁古塔,很难适应这种寒冷的气候,冻伤甚至冻死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此外这里有东北虎,熊瞎子等野兽出没,一旦不幸遇上,想全身而退几乎是痴人说梦。每年葬身野兽之腹的犯人也不在少数。

第二,受尽折磨,身体吃不消

来到宁古塔后,犯人们就被当成奴隶使用。当时看守宁古塔的士兵多为“披甲人”。类似于民兵,闲时有战事时披甲上阵,平时就以种地打猎为生。

犯人是分配给这些“披甲人”为奴,做着又苦又累的活计,甚至代替牛马耕地。碰上脾气暴躁的主人,挨打也是分分钟的事。加之生存艰难,清兵发饷不及时,士兵吃的都不好,这些犯人吃穿就可想而知了。干活挨累吃不好睡不好,犯人们又会倒下一大批。

第三,饱受摧残,精神易崩溃

很多犯人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人上人,一旦成为低贱囚徒,思想上很难接受。还有一些人并不是自己被流放到此,而是妻子儿女都一同被流放。

在这里女人会被当成军妓,被军官或者士兵凌辱,这种精神折磨也会让人崩溃。所以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活下来的几率少之又少。

但也有一些能力不凡的人在宁古塔混得风生水起。比如文人吴兆骞在宁古塔开起了私塾,不仅高徒满座,而且还成为巴海将军的幕僚。

另外有商人杨越,开始时在宁古塔开江南小吃店,以独特的风味让当地人赞不绝口,后来又做了倒爷,让当地人用人参,鹿茸等东北特产和江南商贩交易,一下子成了商业领袖。

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人才也都为宁古塔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也是当时统治者流放罪犯到这里的另一个目的吧?

所以等到清政府倒台时,宁古塔已经不再那么荒凉。这时候皇帝没了,王朝覆灭了,犯人们也恢复了自由身。一些人思念家乡,选择千里迢迢回归故里。但是更多人则留了下来,因为他们离家多年,家乡里亲朋好友也通通没有了,回去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他们来说,宁古塔就是自己的家了。而且随着在宁古塔呆的时间久了,他们也逐渐不受歧视和虐待,和当地“披甲人”融入一起,结婚生子,他们不再是犯人,而是宁古塔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