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新闻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共享者到传承者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9-05 16:36:4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潘碧华 点击: 评论:0

原标题: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从共享者到传承者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全国很多地方迎来文旅研学热潮。其中,以博物馆和遗产地为目的地、与考古相关的研学活动尤为声势浩大。

就在十多年前,考古还被认为是一门象牙塔中的“冷门绝学”。一些人知晓考古还是源于盗墓小说,继而误将考古等同于盗墓。这既有考古远离现实生活的因素,也与考古尚未“跨界出圈”相关。

100多年来,从“考古只是挖挖挖、文物只是藏藏藏”为主的发现和研究阶段起步,中国考古开拓进取,一步步延展出保护和利用的广阔领域。而今的考古,不但努力向世人全面真实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还正在进入把考古成果和考古资源活化利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遗址的发掘,揭开了古文献上鲜有记载的古代中国序幕,成为中国考古的开端。1928年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发掘,用考古发现实证了商代历史,印证了《史记》记载的真实性。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标志着中国考古、中国科学步入探索“我们从哪里来”的世界级课题行列。

上世纪5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西安半坡遗址上建设了遗址博物馆,成为中国考古资源社会利用的早期尝试。此后,在秦陵兵马俑、河姆渡、良渚等重要考古遗址上也相应建起博物馆,带动了学科建设,改变了公众的文物观。

如今,公众参与考古的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一是以各类传媒为载体的考古科普作品,包括图书、报刊、广播、纪录片、科教片、综艺等。这是一种知识和理念的单向输出方式,受众不必亲临现场,可以有选择性地接受所需信息。

二是考古教育,包括高校中的考古通识教育、面向社会的公共讲座等,以考古亲历者的口传身教为主,知识输出更系统化,还可以与受众有一定程度的交流互动。

三是依托于博物馆和遗址现场的展览展示,实物是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考古成果、考古现场的最直观感受。

四是各类考古活动,包括夏令营、工地开放日、研学活动、考古志愿者活动等,非常强调体验与互动。参与者可以亲身参与考古工作、体验考古生活,还可以与组织者实时进行交流互动。

这些多元化的公众考古实践形式使得参与者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灵活选择,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对于那些渴望获取知识却时间有限的人,考古科普作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对于那些希望与专家互动交流的人,考古教育提供了面对面的机会。对于喜欢眼见为实的人,考古展览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至于各类考古活动,则顺应了当下人们对体验式学习的追求,使参与者能够沉浸式感受考古的乐趣。

就在这个暑期,还增加了不少公众参与考古、体验考古的渠道和机会。

例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平台和中国文物学会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指导策划的“何以文明·少年考古队”良渚研学营。

又如,上海滩上眼下两个备受关注的考古特展——上海博物馆的“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和上海历史博物馆的“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

不言而喻,考古的魅力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不再是专业领域的曲高和寡,而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体验。为了顺应这一时代需要,全国文物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我国文物工作的新方针:“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物活起来”,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就是要着力构建全类型、全链条、全媒体、全方位的文物价值传播推广利用体系,让人们与文物更亲近,让文物融入公众生活;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大家不再只是旁观者,而可以成为参与者,成为考古成果普惠美好生活的共享者。

当考古走出发现和研究的象牙塔之际,当考古走向保护和利用的大千世界之时,就像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所讲的那样:“今天,我们知道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我们的手,经过我们的时代,经过我们的国家、城市,如何把它传给后代,世世代代,这才是根本的任务。”

总之,考古成果和考古资源只有融入社会生活,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与弘扬。

(潘碧华,作者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

来源:解放日报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新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