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新闻  
中国更多年轻人扎进考古的田野探索“何以中国”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10-03 18:05:29 来源:新华社 作者:童芳、于晓华、魏梦佳 点击: 评论:0
换做十多年前,北京女孩曾楚瑜填写的高考志愿多半会在家里引发一场不小的争论。

18岁的曾楚瑜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大一学生。三个多月前,她在至关重要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完全可以申请攻读许多传统热门专业,然而她选择了考古。

2022年11月8日,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研究生付杰(右)在云南大理考古工作站带领实习生拼陶片。 和琼辉 摄

近年来,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纪录片和电视节目接连热播,引发观看讨论热潮,备受年轻人追捧。人们对考古的刻板印象逐渐发生改变,选择攻读考古文博类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高三暑期,通过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组织的夏令营,曾楚瑜参观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一处冶铁遗址。她对考古的兴趣更加浓厚,坚定了报考的决心。

“面对历史遗迹和文物,我会好奇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发生的事情,文物背后有什么故事,古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2023年9月29日,游客们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参观青铜神树。 受访者供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说,即便在北大,以前考古专业的学生也大都是调剂过来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自发主动地学考古。尤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日趋成熟,很多学生经过本科四年的沉淀,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选择改读考古专业。

“北大考古学研究生的本科背景有学历史学的、学心理学的,还有学数学的。”秦岭说。

在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四川省,2020年有380人报考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硕士研究生,2022年这个数字增加到555人,两年间增长了46%。

该学院博士研究生付杰刚刚完成吉岔遗址发掘成果整理和报告撰写工作,正在云南省整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库存文物。他说,在书房、田野、实验室之间往返,为解决一个学术问题发散思维,想尽办法,这里面有无穷的乐趣。

2023年9月29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陈列的青铜神坛展柜边围满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受访者供图

和过去对话,尤其是面对一个泯灭于历史的普通人,感受理解他一生的经历过往,是考古人的终极浪漫;而将过去的故事讲给现在的人听,则是考古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付杰说:“对历史的好奇和作为‘时空穿梭者’价值实现的充盈,是支撑我学习的重要动力。”

“我们那一代人进入专业学习之前,相当一部分都是‘被动的’,现在整个考古学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映福说。

李映福表示,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非常丰富的考古资源;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中国人对于探索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产生强烈的需求。

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90%以上免费向公众开放。博物馆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

李映福说,考古文博类专业的升温,也与中国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有关。

中国制定了考古工作规划,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东亚人类起源与演化以及水下考古等展开重点研究。

根据这项规划,到2025年,中国将支持国家级和省级考古机构创建10到15个世界一流考古机构。还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考古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8到10个区域考古科学实验室以及20个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

秦岭认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延续至今的文明,通过考古学研究,可以看到现代中国人与古代中国人之间在血缘、文化、语言、文字上的联系,看到中国这样一个大的文化圈的确立过程。

“考古学对国家的发展很重要,它通过实物资料可以实实在在地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秦岭说。

李映福说,中国的考古文博类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中国计划培养选拔100名考古领军人才、100名考古青年英才、500名考古科研骨干,力争到“十四五”时期末全国考古人员总数超过10000人。

曾楚瑜打算将来从事科技考古方面的工作。她说:“用高科技手段测定文物的年代,进而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来源:新华社 | 作者 童芳、于晓华、魏梦佳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新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