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文化遗产  
岩画如何诠释“古文化”?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6-08-15 10:43:10 来源: 作者: 点击: 评论:0

 

贺兰山岩画“太阳神”

  遗留在岩石上的岩画被称为“史书”。怎样利用这些珍贵文化遗存,长期以来人们苦苦思索。 

如今,宁夏贺兰山倡导用新时尚的理念开发和利用岩画,让岩画诠释“古文化”。

    岩画古老史 

岩画,远古人类凿刻或绘制在岩石或洞窟石壁上的图画,现今以大体类似的题材内容和迥然不同的表现风格,呈现和分布在世界许多地区,是一个世界“文化现象”。 

国际岩画委员会执委陈兆复告诉记者,原始社会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岩画艺术占很大比例。岩画不仅记录了史前原始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状况,而且是史前原始人类以审美方式表现大千世界的精神产品,所以又被称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品”。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发现岩画的省区已有20多个,题材和内容极其丰富,数量较多。 

令人惋惜的是,很多岩画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而遭致毁坏。 

记者了解到,在内蒙古和宁夏,曾经有不少农民在建房和堆砌羊圈时,撬走刻有岩画的石头;一些不法分子驾驶汽车,利用撬杠,沿途盗掘岩画…… 

时下,中国岩画的保存状态堪忧。“岩画多藏于深山之中,真正能够认识岩画、了解岩画、保护岩画的人少之又少。其实,除需要对岩画保护外,还要以‘新观念’和‘新方式’开发和利用这些古代先民为后人留下的文化遗存,让更多的人了解岩画,重视岩画。”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主任李成荣说。 

古岩画“新时尚” 

在贺兰山岩画时尚艺术设计大赛上,具有贺兰山岩画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服装服饰、日用品、面具等10多个系列的300多件作品,吸引众多游客眼球。 

同时,出现“油画岩画”“山水岩画”“印象岩画”等不同风格的100多幅岩画作品。 

陈兆复说:“年轻人热衷用新时尚的方式解读古岩画……若能在岩画领域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那么岩画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路子将越走越宽广。”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北方岩画的代表,分布区域集中,其中的人面像岩画世界闻名。 

2010年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主任李成荣走进雅昌企业有限公司总部,与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探讨贺兰山岩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贺兰山岩画保护、贺兰山岩画品牌打造等。 

万捷认为,可以将古老的岩画与时尚潮流相结合,运用现代化高新技术,建立岩画图录、原始艺术的数据库,以便于网民下载,还可以通过生产年轻人喜欢的小饰品、纪念品,让这些文化艺术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领略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存的神韵与精髓。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将古岩画与工艺品和现代绘画结合,并把岩画题材融入个人艺术创作,通过再创造,形成更加容易亲近的、具有时尚性的艺术作品。 

一些艺术设计师把视野投向对古岩画的模仿,以岩画为主题创作了服装、家居装饰品、雕塑等艺术品。 

一些岩画专家认为,现代艺术家从古老的岩画中汲取丰富营养,使得古岩画和新时尚交融。 
岩画是艺术灵感的重要源泉,这些灵感惠及图画包括艺术、审美、品味、想像、抽象等能力。
“尽管没见过真实的岩画,但在一幅幅充满别样韵味的水墨岩画前,我觉得既能领略远古岩画的原始风貌,也能感受现代艺术气息,这种注入岩画元素的水墨画,能让远古文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艺术爱好者刘汀说。 

岩画如何诠释“古文化”? 

贺兰山岩画吉祥物“太阳神之子”岩画宝宝,是从太阳神人面像中汲取创作灵感的。其中,突出的眼睛表现了太阳神炯炯有神的重环双眼,蜷曲的头发则表现了太阳神的放射性线条,肤色以岩石的颜色为主,整体造型既活泼又可爱。 

“古岩画”如何与“新时尚”融合? 

“对原始岩画艺术,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是它的美学价值,很多岩画具有无所羁绊的想像力。而如今一些现代艺术越来越繁琐,所以有必要从岩画里体味线条的简约美感。”岩画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邢琏说。 
国际文化传播与保护组织布拉德肖基金会主席戴蒙·德·拉斯洛说:“我们可以从古老文化与岩画艺术中汲取力量,这是一种早期的艺术形式,植根于几千年前的文化。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很多中国艺术家基于自己的想法赋予岩画现代的阐释,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我们人类基本文化和情感的一部分。” 

雅昌艺术网总监谢素贞认为:“岩画是一种充满创意的古老艺术,要想把线条形态的岩画转化为立体实物,创作上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这也是一种挑战。关键是要汲取岩画中的时尚元素,创造出有形的岩画产品,不妨倡导消费者随身佩戴,一旦流行起来,也就间接地实现了民众从中受益,也有助于岩画的进一步保护。”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文化遗产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