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周光俊:凤山之歌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12-11 00:30:47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周光俊 点击: 评论:0

 我们采风团二组六位同志的采风点是凤山村。

车从小坝穿过成昆高铁的洞桥,高路入云端。这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卫城人承修的卫城至六级电站公路中最雄伟的一段。当时是座笔陡的悬岩,路要挂在半岩中,脚下是深壑,工程何其艰难,可想而知;当年,筑路民工不畏艰险,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天斗地的精神,硬是叫坚硬的岩身让出一条天路出来。

时下,这段路在原路的基础上扩宽一倍,直达六级,并且分岔路口去凤山。挖掘机在掘着岩石,和当年民工一锤一鍳,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站在凤山路口,是一处视线极好的观景台,极目远望,群山莽莽,风景迷人。一条长龙架过群山之巅,欲要腾飞。成昆高铁伟岸的身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车窗里贯进了带有松脂气味的风,大家深吸着。李银贵老师熟练的将车从转弯处驶进一条柏油路。这是去凤山的路,一条致富的路。

看着这条路,让我回想起区建制时的一件事,那时,我是卫城区公所秘书,接到区领导的通知,派车送他去凤山解决群众堵矿的纠纷。派车时,驾驶员一听是去凤山村,手搔头皮皱着眉,我就知道他嫌路难走。那趟差,我陪领导去了,回来好写答复材料。吉普车一进分岔口,就一步三滑。土石泥路坑洼多,易积水,特别是茶场那段路,黄泥巴沾上车轮,更是打滑的利害。坐车的人就得下车填沙石,推车,领导也是概莫能外。到了凤山大寨,大家头上脸上、衣服、鞋子全是稀泥。难怪驾驶员不想去。那已经是老皇历了。

时过境迁,现在,凤山的路扩宽了,过去的茅坡路,泥石路,修成了柏油路,真是做梦都想不到。记得,有个颇有文化的乡民编了四句道:

青龙好凤山,坡接九大山。

茅路团山转,进寨十八弯。

出山赶个场,回来腰腿酸。

有女不看家,愁煞光棍汉。

现在的凤山村,进村路,进组路,进寨路,串户路都修通了,并且用水泥砂子打好了的(硬化),成了路路通了。

沿着整洁,弯曲的水泥路,我们到了村办公室门前。凤山村支部书记张金荣出来把我们引进一间综合办公室,村里的几个同志正在忙搞一个什么开发方案。

我们边喝水,说明来意,张金荣热情的为我们介绍村的基本情况,并如数家珍为大家介绍了实体经济的亮点。

他陪我们实地看了几个组的寨容寨貌,自不消说,几个自然村寨水、电、路是三通了的。村民们早已告别了过去半夜起来守水,挑回泥巴汤汤澄清亮饮用的历史。

张金荣拧开一户人家门口的水龙头,冲洗一下出汗的手掌说:“全村6个村民组,370户人家,1200多口人,汉苗杂居,世代和睦相处,团结奋进,共同推进家乡基础设施建设。家家安上水龙头,户户用上自来水,可以说,已经告别过去‘滴水贵如油,半夜守水打灯笼’的历史啦。现在吃水不用愁,只要打开水龙头,哈哈!”

他爽朗的笑声,也感染了我们,大家都跟着笑起来。他指着山梁上的一排电线杆说:“四平线,高压线,村村寨寨都通电。家家都用电器化,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还有大车运矿出,小车拖货进,人背马驮成过去,你说先进不先进?”

的确,过去农业税未取消时,凤山村民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公粮,余粮真的是全靠人背马驮运出山,走几十里路交到卫城粮管所。那时农村生活水平差,背粮的人,统一在大饭店吃一吨午餐,一人一大海碗白米饭,糟辣子烩白菜算是高档饭食,人们都吃得狼吞虎咽。

如今,时代变了,人们出行是坐小车了。说话间,路上过来几部小轿车。打头一部车上扎了鲜花,挂了彩带,档风玻璃上贴了大红双喜字。彩车后面跟着几部车,车的前边安全杠上挂了大红花,同样贴了喜字。鱼贯而入往山里开去。

张金荣说:“咦,背拱寨子里有人家嫁姑娘,这几部车都是接亲的车子,等一会我们都去看一看热闹。”停了一下,张金荣赞叹说:“现在的年轻人真值得。”

我很有同感说:“我们年轻那阵,有结婚的人家,新娘是走路,鸡叫发亲,要走几十里路,下半天才到婆家。如果生产队条件好的,租一驾马车去接亲,脸上就算有光彩了。酒席的菜肴也很简单,红萝卜片片,红萝卜丝丝,红萝卜颗颗,红萝卜砣砣,真的是离了红萝卜不成席。”

张金荣说:“解放前,我们山旮旯里更其恼火,还有人编了一首顺口溜:

抬头乱云渡,低头井中天。

满坡红刺莓,荒草连青天。

住的茅草屋,遍地起柴烟。

吃的山药蛋,穿的土布衫。

刀耕火种粮,汗滴禾土干。

生病舔米汤,过年油汤汆。

度日苦如年,干人泪眼穿。”

他指了指小山下那些村村寨寨立面改造后的现代化房屋和路边低垂着头的玉米棒子说:“你们看,建国七十年来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山乡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一排排崭新的房屋依山而建,很多人家房顶上都有太阳能热水装置。清一色的白色外墙,给人干净整洁的印象。

张金荣风趣的说:“统一消灭了茅草房后,遗憾的是,想找一间茅草房作为新旧对比,都无法找到了。唉!当时没有保留一间太可惜啦。”

是的,张金荣说的新旧对比,我们都有同感,前些天,清镇电视台来卫城拍摄建国七十周年宣传片,曾叫我带他们拍摄老民宅,卫城的老民宅已经是麟毛凤角,保存完好的,只有菖蒲堂了,相反,在农村真的难找了。

我们上了车,水泥路在山间穿行了大约10来分钟,到一个寨口边下车。顶着烈日,沿着一条毛石路进山去参观弥猴桃基地。

边走,张金荣指着路边硕果累累的弥猴桃介绍:“凤山村有耕地3000多亩,发展弥猴桃基地面积1000余亩,大户、小户,微型企业齐头并进,合作社负责产供销环节。目前,挂果的弥猴桃有500多亩,亩产可达5000多斤的,均价5元左右,产值1250多万元。主要销往贵阳,浙江、江苏等地。村民刘贵平种了30多亩,现已挂果10多亩,今年收入不错,预计收入不下5万多元。如果种包谷,30亩地,最多收入1.5万元,除了投资,利润少得可怜。我自己嘛,租用土地和自己的责任地,共种植100多亩,可叹的是,过去嫁接的红阳品种,挂果迟,果实小,不耐旱,易烂果。忍痛全部砍掉,重新到修文引进贵长品种进行嫁接。贵州山野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向村民租土地,每亩300元,然而入股的年底可分得20%的纯利润,除了弥猴桃,我村还有李子基地1800多亩,已经挂果的有300多亩,均价3元1斤,每亩可种植40株李树。亩产最少3000斤,产值近万元,纯利可得五六千元。

到了一片开阔地,满坡满岭的弥猴桃藤蔓,尽情伸展在水泥支架上相互穿插,技间挂满椭圆形的,长着金灰绒毛的弥猴桃。不由得想起我小时候母亲的一个表妹,从迎燕村大岩上摘来野山果(当时弥猴桃叫羊桃),个头只有这弥猴桃的一半大。今天,看到像波浪起伏的弥猴桃基地。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真为凤山人高兴。我遂口赞四句:

“漫山遍野弥猴桃,山风劲吹起波涛。

产业结构调整好,凤山村民乐滔滔。”

烈日当头,晒得山坡冒着青烟,大家都汗流浃背,既累又口渴,不约而同走进清幽的山涯中,钻进果园,在猕猴桃棚架下乘凉,喝茶水。伸手捏那些垂挂着的果实。可惜的是,果实硬气的挺着腰身,没有一个软的。同时采风的罗仕明,杨茂,宋安俊,申元初,李银贵老师,各自做着记录、拍照、询问,心中已酝酿出锦绣文章了。

转过一个山头,我们来到背拱组寨前。

百米外的一个土平台上,有一个近千平米的水泥坝大广场,广场中人头攒动,一阵阵鼓乐声传来,好像在搞什么庆祝活动。

张金荣介绍说:“这是卫城镇在凤山村建的《卫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建+社会治安》文化广场。你们看,这一排木结构长廊是一事一议项目,群众投工投劳,财政奖补实施建设的。现在群众富裕了,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了新的要求。自己组建了业余演出队,自编节目,宣传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自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人人争当志愿者,建公益事业的事,积极性高,不计报酬的干,不像过去斤斤计较,有了项目喊不动人。”

他指了指寨前一条在乱石包中流淌的水沟,很有信心的说:“来年,我还要向镇政府争取60米长的休闲长廊项目,建在那上边。有水就有灵气,再动员老百姓拿出这一片湿地入股,建成荷花鱼池,搞农业观光旅游,把真山真水调理好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民宿服务搞好,农家菜口味满意,又有李子,弥猴桃基地供参观,采摘、物美价廉,让游客进山来不想走。到那时,我们的村民怕忙得不可开交哟……”

大家认为这个思路好,切合凤山村当地发展的实际,是一条振兴乡村经济,让老百姓致富的措施。

大家慢步来到广场边。广场里的人们衣服光鲜。广场正中的演员们,穿得花技招展演节目,显然,是背拱那边办喜事的人家三亲六戚在广场上庆祝。

张金荣介绍说:“现在农村移风易俗自觉抵制滥办酒席。如逢红白喜事,时兴请乐队来演唱,根据喜事的类别性质,演唱相应的歌舞。再是各村都有一支文娱演出队,平常训练有素,六七十岁的大妈,喜欢热闹,腰鼓秧歌,唱歌、跳广场舞,样样在行。你看,这一帮军乐队是从城里请来的,那些互动的演员,就是本村的村民,都是一些人来疯,老来疯。”

我笑着说:“欣逢盛世庆太平,国强家富民乐业。高歌猛进新时代,牢记使命往前行。”

张金荣说:“不愁吃,不愁穿,载歌载舞跳得欢,不忘初心和使命,紧跟党走意志坚。”

这时,广场中爆发出欢笑声:“唱得好,再来一首!”随着音乐响起,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雄壮歌声飞向群山。

2019年10月3至4日

七古

成贵高铁卫城北站(上水村境内)

                    周光俊

林茂风清聚上水,云遮雾罩山九重。

一沟山泉养生灵,数条茅径绕老屋。

荒村转运通高铁,野岭开泰变钮枢。

千年古镇绽新貌,梦圆北站万客游。

(注:野毛冲村和上寨村并村后,名为上水村。)

2019年10月1日

(责任编辑:刘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