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江跃华:文化名城修文溯源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12-13 22:59:25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江跃华 点击: 评论:0

9a483fbfefb145aa8462bd4e474f9728.jpeg

         修文历史悠久,往前追溯,是一个文明开发较早的地方。明代奢香开龙场九驿,名儒王阳明先生谪居此间立书院授徒讲学,并创“知行合一”之说,大启西南文教。

         明清进士二十八

         明清之际,贵州人才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角逐于科举场上,创造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鼎甲(状元)一探花”的骄人成绩,被誉为“俊杰之士,比于中州”,在贵州的教育史和文化史上,谱写了一曲光辉的篇章。

         经查阅《明清贵州进士科名录》,发现修文表现不俗,中进士28人。虽明代修文仅2人荣登科名,然清代却有26人,名列黔中第四位,排在贵阳(191人)、遵义(46人)、毕节(30人)之后,却在黄平(21人)、都匀(19人)、安顺(19人)、铜仁(12人)之前。

         修文,是一座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士人勤学苦读,志在功名。人人以“幼而学之,壮而行之”,“学而优则仕”为生存的法则,视荣登仕途、扬名显贵为人生的理想,虽经百千挫折而不气馁。明代有崇祯十三年(1640)温如珍、十六年(1643)苏国瓓中进士,之后,修文人才辈出世代不衰。清康熙年间,张乾亨、王嗣衍荣登科名;雍正年间,尹祖伊金榜题名;乾隆年间,尹德裕、李良栋先后荣膺进士;嘉庆年间,又传捷音,王翔及刘灹、刘炜弟兄,袁如凯相继进士及第;道光年间,寇秉钧、聂逢恩、周际云、袁思韩(袁如凯子)、董炳章金榜题名;同治年间,胡日宣、袁思乾(袁思韩弟)、谭培堃再领风骚;光绪年间,陈后琨、胡治铨、戚朝卿、柴作舟、赵廷光、徐培光、丁良佐、陈国祥(陈后琨子)、刘钟俊接踵而至,荣登皇榜。以上28位进士中,文进士25人,武选进士3人,这是修文的骄傲,足显其文化之实力。

       修文何以有此惊人佳绩?

10050u000000j3phh5101_R_1024_10000_Q90.jpg

       王阳明办龙冈书院

       修文地处黔中腹地,明崇祯元年(1628)朝廷将此地题名“敷勇”。两年后,又在该地设卫所,建卫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撤卫改县,更名“修文”。这一地名的改变,标志着国家由乱到治,弃武从文,重视教化。

       由于历史的际遇,早在明正德三年(1508),修文迎来了伟大的哲人王阳明。当时,阳明先生因得罪宦官刘瑾,而谪居龙场驿。在其人生最困顿时,阳明先生磨砺心志,悟道讲学,终于成就了自己的心学理论,亦为修文乃至贵阳播下了人才的种子。

       自阳明先生在阳明洞创办龙冈书院聚徒讲学开始,开启修文县文化教育之先河;他对学生提出了“立志”、“勤学”、“改进”、“责善”四条规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精神,被誉为“黔学之祖”,对修文、贵阳以后的人才成长影响极大,可谓居功至伟,彪炳史册。

1.jpeg

        历届知县兴文重教

        明、清两朝,修文人才辈出,在科举考场纵横驰聘,数领风骚,获骄人成绩,与历届知县兴文重教,亲历亲为密不可分。

       早在明崇祯五年(1632),就在龙场城东建文庙(亦称“学宫”),建敷勇卫学,修文始有官学。清康熙五年(1666),重建学宫,仍设卫学;二十六年(1687)6月,裁敷勇卫改置修文县,改敷勇卫学为县学;三十一年(1692),贵州巡抚卫既齐捐资重建学宫,仍设县学于其内;四十三年(1704),知县林攀桂于县学右侧建义学1所,孤寒儿童免费入学;五十九年(1720),知县朱齐年倡率举人陈光裕等增修学宫,并购田一处,收其租为义学束修费。

       乾隆四十八年(1783),知县潘本智与教谕谢佳霖于学宫左侧建县儒学教谕署,右侧建儒学训导署,负责管理学务;五十年(1785),知县秦睿于县城察院坡永安屯重建龙冈书院。道光十年(1830),将各场收缴的刮斗粮作教育经费,于龙场内文昌宫、南门处之忠义孝悌祠和新场之忠烈庙建义塾3所;同治十年(1871),知县俞渭于扎佐城内建景阳书院。

       光绪二年(1876)三年,知县李崇畯以常平仓米租谷,先后在城隍庙和双梦祠建义塾2所,各以斗谷40石为束修;七年(1881),知县孙其正委绅团劝捐和变卖县内公田重建学宫;二十八年(1902),知县曾沛霖就地筹款培修察院坡龙冈书院,奉令将书院改为县官立龙冈初等小学堂;三十二年(1906),置劝学所,设视学员1人,负责私塾改良和小学堂行政管理,县境兴起新学之风。知县杨永裳在龙冈书院增设高小,改名为官立初、高两等小学堂;改扎佐书院为扎佐初等小学堂,并在狗场(今久长)、小箐两处创办初等小学堂。

2.jpg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天下之山聚于黔,其山磊落峻拔,雄直清刚之气,一钟而为巨人”。这是康熙年间,贵州巡抚田雯在《黔书》中对贵州地理环境与人格特质的描述;同样,也正是修文人奋发图强意识的体现。

       修文虽距贵阳不远,但明代仍是关山阻隔,属夷蛮之地;王阳明办龙冈书院时,贵阳的许多学子背着干粮,步行前往求学听课。自此以后,修文许多读书人把“少而学之”、“壮而行之”、“学而优则仕”视为人生目标,伴着孤灯,而壁苦读,谱写人生的华彩乐章。

       经查阅资料,明清两朝,修文人才成长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并以家庭、亲缘和师承关系为主导。他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视获取功名为正途。如刘灹、刘炜两兄弟,袁如凯、袁思韩、袁思幹“一门三进士”,陈后琨、陈国祥父子等,他们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人生道路上“立德、立言、立功”,他们的勋业伟绩和人格魅力,影响深远。

71d694de9c1944ad8697d3d87a3c30e3.png

        值得一提的陈国祥,字敬民,生于清光绪三年(1877)。国祥少而聪颖,性情敦厚;年十八,父逝,家庭陷于困境。国祥振作精神,发愤苦读,是年乡试,名列第二;二十七年(1901),陈国祥进京会试,金榜题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翌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从而结识梁启超,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年秋,陈国祥学成归国,清廷授予其待讲衔,再次任翰林院编修;次年,经河南巡抚林绍年举荐,陈国祥出任河南法政学堂教席,不久继任河南咨议局筹办处总办。宣统三年(1911),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爆发,陈国祥毅然投身于辛亥革命,走上了自己新的人生道路。民国元年(1912),陈国祥被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在北京参与组织共和协进会;协进会与民主党、共和党合并为进步党后,陈国祥与梁启超、汤化龙等是其主要成员。次年,陈国祥入选国会众议院议员、副议长,进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顶峰。在反袁护国运动中,其政治立场及作为,使他成为民国初期政坛上风云一时的人物;民国十年(1921),正当他风华正茂之时,病魔却无情地夺去了他的生命,病逝于北京,享年44岁,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遗憾。

         修文作为文化名城,名副其实,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在现代,上海知青叶辛,上山下乡来修文落户,兴许沾了这片土地及王阳明的灵气,写出了《蹉跎岁月》、《孽债》等数十部小说作品,成为国内著名作家之一;本土成长走出的70后知名作家肖江虹,中篇小说《百鸟朝凤》,被著名导演吴天明改编成同名电影,国内放映好评如潮。他的另一部中篇小说《傩面》,获鲁迅文学奖,这在贵州尚属首次,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作者:江跃华

(责任编辑:刘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