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李东升:绝壁宏图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12-29 01:53:37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李东升 点击: 评论:0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东北角,这个与四川、云南交界的“鸡鸣三省”之地,有两个紧邻的乡镇:生机镇和团结乡。这两个边远偏僻之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却获得了载入史书的极高荣誉——

       1955年,当时毕节县(今七星关区)刘洪川、许天成二人,出席了1955年,毕节县将王家沟大沟劈山引水事迹逐级上报后,得到了国家水利部的高度肯定。同年,开劈第一大沟的组织者刘洪川、许天成二人,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密切结合农业合作化运动,积极发展山区生产,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水利建设表彰大会】。国家水利部负责人在听取刘洪川、许天成两人汇报了利用民间测量工具测量大沟的艰辛后,特赠予水利测量仪器一套,以资鼓励生机的水利建设!”
        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8年4月,左遗轩代表大渡(今团结)乡,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毛主席当时和左遗轩握手之后,特意送了他一支钢笔;左遗轩在激动中,捧回了周总理署名、国务院颁发的“兴建水利先进单位”奖状;团结乡卫星大渠工程经有关部门鉴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荣获国务院“最高水利建设成果奖”。
      1966年,生机公社许天珍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当年国庆观礼,幸福地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并合影;荣获奖品《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这在当时是至高无尚的荣誉。
       许天珍获得的荣誉还不止于此,他还光荣地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中共贵州省委三、四、五届省委委员;毕节地区、毕节县(今七星关区)县委常委、“革命委员会”委员;清水铺区、生机公社党委委员。
       这是奇迹!“泥腿子登上国家神圣殿堂”,“鸡毛飞上了天”。是党和国家对他们在绝壁上劈山引水创下的奇迹的肯定!
 
       红军的诺言实现了
 
      “鸡鸣三省”地域,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35年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在向扎西(今威信)集结中,中革军委机关一部从四川石厢子渡赤水河,经高家村、刘家村、核桃村进入柱中,住扎林口镇街上。在暂短的停留中,红军曾在黑神庙搭台演戏,向贫苦民众宣传革命道理。在演讲中,红军向贫苦民众宣布说:……革命成功后,我们要让天下劳苦大众有土地,有房屋,有衣穿饭吃!
        团结、生机去林口街上赶集赶集的贫苦农民,记住了红军这句斩钉截铁话!
        当罩子山上的山茶山,开了谢,谢了开,老百姓掰着指头数了十五年后,红军回来了,他们许下的诺言实现了!新中国的诞生,让生机贫苦农民,第一次挺直脊梁站了起来,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但是,拥有土地不等于富起来。农民对富裕的要求,最核心的就是要有粮食。有了粮食,就可以吃饱饭,有力气从事农业生产;有了粮食,家庭才能六畜兴旺,才能通过鸡鸭蛋禽,出栏猪羊的交换,换回家庭的用度。
        这看起来简单,可是在生机一带,却是很难很难。
        莽莽逶迤而号称“贵州屋脊”的乌蒙山主峰韭菜坝,其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中跨入毕节境内,在向大娄山山脉过渡中,并未稍微低一下伟岸的身姿,在川黔之界的赤水河谷,留下丘陵与平地;反之则是头颅高昂,隆起了近二千公尺的罩子山、老道山,形成垂直陡峭的地貌。大山的骨格,以显著的喀斯特石灰石雕塑,无数悬崖峭壁,犹如裸露出的根根肋骨。
        极端的地型地貌,留下了“地无三尺平”的自然写照。当然也产生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生产力极为低下、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三极”生存状况。主要原因仅一个,严重缺水!
        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而且滋润了万物。但在这里却是生命之殇。散落在山腰上的村寨,望得见赤水河,听得到峡谷中的溪水声。可是弯弯曲曲,崎岖陡峭的山路,一下一上,从河里背一桶水到家,成年汉子往返得半天;村寨左右渊涧有水,但同样是“隔岸可吹牛,牵手需半天”,即一上一下也要走半天,照样是半天来回一桶水。村寨与水源的落差高度,构成了水贵如油的珍贵程度。一瓢水,先洗菜后洗脸,留下来晚上再洗脚,洗脚后或煮猪食或喂牛……一滴也舍不得浪费。
        人畜饮水困难到这种程度,可以想象庄稼也得靠天滋养。雨多了,小洪冲走泥土和禾苗,天早了,地田颗粒无收。这里过去流传一种形容年景的说法“三年两头荒”,即三年之中两年是饥荒之年。故大渡、生机民谣千年的传唱是:
大渡满目石埂埂,要吃大米需大病。
待到下川背米来,人死床头也僵硬。
    
生机满是岩石山,眼望河水喊口干。
家里常无隔夜粮,盼天下雨眼望穿。
        前一首,道出的是无水浇田,种不出大米的困境;后一首,刚是缺水断粮心的惨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的自然环境通过两代人的奋斗后,得到了极大改观,但联合国有关专家到毕节进行生态考察评估后,仍给出了一个惊人的、和一些非洲部落一样的结论,认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漠化、荒漠化环境,“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建议中国政府对居住地居民,实行大规模迁移。就当时的国情而言,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其永恒之处,就在于她能创造历史,创造人类文明进步之史;生机人在这进程中,则体现为改造生存环境,在生态建设中将荒山穷山变绿水青山,进而变为金山银山。
        他们在荆棘中踏出了一条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创建出了一个米粮丰产,瓜果飘香,多种产业并举的美丽乡村。
这幅美丽的画卷,生机人是在悬崖绝壁上开始动笔的。当他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撬动第一块巨石,在悬崖上吊着绳索打炮眼的时候,无形中契合了八十年中后期,党中央批准的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建设的主题;契合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历史巨变。
     
       撬石堵水的尝试
 
       获得翻身解放站起来的生机人,不甘于贫困的枷锁长期桎梏。他们有一个很朴素的思想观念,旧社会没有土地是穷根,新社会有了土地作照样穷,对不起政府,要富裕只能自己奋斗。
       要打开富起来这道门,我们已经知道,首先要自立更生解决水源。不仅仅人畜饮水,而且要开劈水浇地和梯田。这个想法,在青年农民许天珍脑子盘算了很久。活跃在土改、清匪反霸斗争中的这个积极分子,走在自己新分到的土地上,就决定实践自己的打算。
       他们村位于罩子山脉半山腰,离高刘垂直一千多公尺下的赤水河,哗啦啦流逝,弯延崎岖的山道上,背一桶水回家,往返得半天;村子旁边六里开外名叫刘家箐沟的狭谷里,有罩子山流下的泉水,陡峭的峡谷,仍然是半天时间一身汗,方可背回一桶水。能不能堵住山涧,提升水位,把泉水引到许家沟,解决人畜饮水?    
       1952年初,许天珍通过几天的联络,召集了本村青壮年许天德、许天星、许天胜、许天禄、许天福、许光远、许光美等7人,向伙伴们讲清楚了自己心中的打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他们在一天清早,来到了许天珍反复勘察好的地方——“小石包”的悬岩边。几个人砍来碗口粗的柏树,以此为杠杆,撬动离峡谷不远处的巨石到岩边,再掀下巨石滚下狭谷底,希望用巨石堵塞峡谷最窄处,形成拦水坝提升水位,再修沟渠将水引流至许家沟村,解决本寨子的饮水问题并造田种稻谷。
         8个人朝出晚归,汗流浃背地花了三天时间,“嗨咗嗨咗”地使出浑身气力,终于将第一个重约30吨的巨石撬动到岩沟边,成功滚下谷底,并刚好落在理想的位置。之后,大家又花了4天时间,合力将第二个约35吨重的巨石,撬动到谷边掀下谷底。但巨石在滚动中偏离了预定位置,四天的汗水白流了。
        八个年青人喘着气,坐在岩畔懊恼了半天,又鼓起劲走到另一块岩石旁。这是裸露于地面的最后一块岩石。但是这块岩石比之前两个都要大,不但重约40吨,而且距离悬崖更远,同时处于低洼地,撬动它移位更困难。找支点,垫石蹬,支撬杆,扛在肩头使劲,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只能将巨石撬离地面七八十公分高,吃奶的力气都使尽了,还是不能将岩石移动。许天珍不甘心地围着巨石转了一圈又一圈,实在想不出办法,只好叹息着放弃。
         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杠杆原理,在这里失效了。许天珍想了好久好久的堵塞刘家箐峡谷拦坝引水的愿望,也宣告失败。
 
图片2.jpg 
  (撬不动的第三块巨石,至今可见下面的支点)
 
        就因为这次失败,激起了许天珍不服输的雄心。从此,这位血性汉子与引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怕九死一生,从不放弃……
 
       凿 井 蓄 水
 
       眼看要开春了,地里农活催人。把时间用在背水上,就顾不了地里庄稼的栽种。许天珍又在狭谷边上溜达着、思索着。突然,他发现有一处石埂下,树木草丛长得比其它地方青翠。于是他快步走了过去蹬下来,双手在泥土松软处刨起了来。渐渐地,眼前的土坑里有一丝丝地下水浸了出来。“终于被我找到了!”他高兴地一拍脑袋,忘记了手上稀泥,在头上拍出了一个泥巴掌。
        这是1952年冬末的事。
        许天珍赶紧跑回家里,约起了村里青年许光远,拿上手锤和錾子,二人来到离寨子五里处的石埂下,“叮叮当当”地凿打起岩石来。二人不辞辛劳,用了15天时间,凿出一个容积约30方的水井。地下冒出的涓涓细流,再加上第二年到来的春雨,水井一池碧水蓄得满满的,宛若一块碧玉。许天珍和许光远高兴地分头通知各家各户,不要下赤水河了,赶快到水井去背水。其后,许家沟村大家又定了规举:“井水大家共同享用,井交寨子统一管理”。这个自力更生最早开凿的人工水源,让许家沟村有了第一个蓄水窖,初步了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并一直沿用至今。
        水井毕竟蓄水量有限,始终难以满足全寨子10多户人家的用水需求,更别说用于天旱时,庄稼地里的浇灌了。
 
图片3.jpg
(许家沟第一口人工水井,至今还碧水盈盈)
        四处探水筑山塘
 
       生存与生产面对的严重缺水状况,不仅许天珍等群众着急,时任高家村村长的黄勋(又名黄轩),这位长征途中流落本地的红军战士,村长和党员的责任,促使他同样在思考着怎么解决缺水的难题。面对群众面临的困难,“等靠要”不是办法。新中国刚刚诞生,千疮百孔中百废待举,翻身站起来的农民只有自身富裕了,才算得上为国分忧。自力更生,战胜困难,发展生产,才是贡献。黄勋找来了“农民协会”会员许天珍,两人促膝谈心一个夜晚,想法竟然十分一致。
       打仗需要先侦察,要引水也得先探水。黄勋决定1953年春,从高家村和刘家村抽人组建探水队,寻找水流,解决困境。这个探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找水,而是要查找一定流量或蓄备量的水源,且要有一定落差量,才能符合引水条件。探水队由许天珍任队长,成员有许光福、周光泽、王树华、刘新荣等5人。
        接受任务后,许天珍第二天清早,就带领大家四处爬山钻林,兴致勃勃地探寻水源。
        因喀斯特地质的特点,最容易形成暗河或地漏,所以探水队钻遍了生机乡山上大小岩洞和枯井,都没有发现易于修建水利设施的水源。最后,几经辗转,才在生机乡最高点罩子山,一个小地名叫“水淹窝塘”的地方发现理想水源。
        回村里后,许天珍及时将情况报告给黄勋。认真听取了情况汇报,黄勋又陪同许天珍再行实地勘察。最终形成了联合高家村、刘家村的力量,共同筑坝引水的决定。在两个村部分青壮年的共同努力下,到1953年春夏交替时,坝基筑到了4米左右高,水也蓄了4米左右高。但因当时地质状况没弄清,库区地下属于陷空层。承受不住集水的压力,当坝堤继续加高,水量逐步蓄集时,库底突然下陷,工程以失败而告终,筑塘引水失败了。
 
        凿岩引水破难题
 
        工程的失败,并没有使大家的泄劲。“共产党就是敢于战胜失败,从而走向胜利的。”在黄勋的鼓励下,探水队再度攀爬悬崖,钻进罩子山“鸡窝老林”,继续寻找水源。
       1953年底,“农业互助组”成立。许天珍因在土改和清匪反霸斗争中表现积极,被乡里任命为刘家村许家沟“农业互助组”组长,同时继续担任探水队队长,带领探水队四处寻找水源。
        当年腊月中旬,在罩子山冰天雪地的时候,探水队几经刨冰踏雪,在大寨村(今生机村大寨组)山沟发现了一处水源。黄勋再三思量后,认为要将水引至高刘,不但要修沟渠十五、六里,而且还要在悬崖上凿岩修渠,必须给乡党委汇,集中力量打硬仗,联合核桃村共同修渠。乡党委和政府极为重视,派出了时任生机乡武装委员刘洪川任指挥长,高家村村长黄勋,核桃村村长许天成,刘家村村长姚明亮和探水队队长许天珍为成员,成了指挥部,统一领导大沟的堪测和修筑。经指挥部反复论证后,决定过完元宵节后动工。同时还决定:各村派出的青壮劳力,自带工具,行李,粮食上工地,指挥部和住宿地设在核桃村王家沟废弃的房子里;生机境内这第一条即将开工的大沟,被命名为王家沟大沟。
        1954年农历正月16日,刚从各家各户为生产单位变为互助合作组的农民,千百年来第一次组织起来,向自然挑战,改变生存环境的战斗,庄严地在重山峻岭中打响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在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征途上,迈开了豪迈的第一步!
        这是全毕节,乃至贵州,甚至全国,农业合作化初期,农民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兴修水利的第一工程!
        1956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今冬明春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这决定直接引发了全国1957年冬,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全国范围内,有将近1亿人参加了农田水利建设。九十来个生机乡的农民,走在了这个高潮的前例。
        工程在热火朝天中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组织起来农民,知晓了这工程是为自己干,为富起来干,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道理,大沟在他们的汗水中推进着。当工程进入到王家沟癞疙宝大岩段时受阻了。
       “癞疙宝”是本地习惯叫法,生物学科上癞疙宝为癞蛤蟆。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很珍贵的药材。这癞疙宝大岩,形似一尊蹬地仰天的大蛤蟆。大沟必须从它肚腹下通过。但是屹立的绝壁,下临百丈深谷,仅靠钢钎和錾子根本无法修凿,更没有炸药能炸出立足之地施工。
图片1.jpg 
(废弃了的王家沟大沟,当年的水渠就从这癞疙宝大岩肚腰穿过)
        工程暂时停顿,大家情绪波动,认为前面的艰苦劳动又是打水漂了。工房里大家聚集一块时,刘洪川讲了一个故事:癞疙宝又称金蟾。谁制服了它,它嘴里会吐出一串串金钱。这癞疙宝大岩,只要我们找到制服它的办法,它就会淌过哗啦啦的泉水,让咱们浇地、灌田出大米。咱们上百号人,不信制服不了它!刘洪川一席话,又让大家鼓起了劲。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自发筹集资金,请来石匠向成勋、向洪勋兄弟二人,在他们的指导下,民工们通过打楔眼,加楔子的方法,将岩石一层又一层楔破。同时,不少民工还从中跟着石匠师傅学技术。为以后修大沟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的工程节约了费用。
       1955年农历3月初,王家沟癞疙宝大岩段初步攻克,这第一条缠绕在大山和舞动在悬崖上的银渠,局部通水至核桃村王家沟互助组。随即,王家沟互助组开荒造田并插上了秧苗,罩子山腰第一次出现了梯田。天道酬勤,一滴汗水一粒粮,当年的金秋,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每亩田均即获得300公斤以上收成。当许天成将装白米饭端给许天珍——这位不懈的找水人后,许天珍憨憨地笑了。
        1956年农历4月,王家沟大沟全线贯通。这条主渠长约16公里的沟渠,覆盖高刘(此时高家村、刘家村合并为高刘村)、核桃两个村的王家沟、山顶上、高埂子、潘家山、高家山、张家山、王家山、碾子坪、茅草坪等9个互助组。大沟自通水起一直使用至1973年,后因水源下沉而弃用。
王家沟大沟的通水,不仅初步改写了生机缺水的历史,而且还是解放后贵州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劈岩修凿的创业史,更是贫困地区农村,第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迈向富起来伟大里程的光荣起步。
        1955年,毕节县将王家沟大沟事迹逐级上报后,得到了国家水利部的高度肯定。同年,组织者刘洪川、许天成二人代表贵州省参加全国水利建设表彰大会。荣幸地见到了心里敬仰已久的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水利部负责人专门接见了这二位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代表。在听取二人汇报修渠经历后,不禁为生机人民的这种创业精神所感动。特向二人赠予水利测量仪器一套,以资鼓励生机乡的水利建设!
        这第一条王家沟大沟,自通水起一直使用至1973年,后因水源下沉而弃用。
(编审:刘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地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